孙晓云和她写的福字。 王悦谋 摄
编者按
春节,作为“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2024年12月4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栏目选择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人物,围绕年文化讲述个体故事,呈现中国人丰富多彩的年文化,展示个体的春节记忆和当下的新年习俗,讲述人们对阖家团圆的奔赴,揭示个体奋斗与家国情感的紧密联系。让我们通过一张张春节面孔,一起来追“年”吧。
□ 本报记者 薛颖旦 徐宁
沁满了墨,舔饱了笔,刷刷点点,瞬间一个“福”字斗方就完成了……每年临近春节,都是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最忙的时刻,她写福字、书春联,送达城乡,已经坚持了近20年。
春节是什么?孙晓云说:“春节就是写福、送福、接福、祝福和幸福。”
乙巳蛇年,中国人将迎来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这次申遗的副标题是“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持续了10年的南京“城门挂春联”活动,正是南京城一年一度迎接春节的盛大社会实践,俨然已成为市民迎春的新民俗。
孙晓云已连续10年为南京城门书写春联。作为一个在南京生活了近70年的市民,她对这座古城有着深深的情结。“开始几年我都为玄武门写,那是我以前上下班路过无数次的城门,有一种特别的情愫。今年我还为中华门写了春联,中华门原称聚宝门,有‘天下第一瓮城’之誉。在明城墙上挂春联,我觉得特别能体现南京特色,有家国感,也是对传统文化一种润物无声的弘扬。”
这两年,孙晓云的福字、春联还从城门挂到了地铁、高铁上。在她的带领下,全省各地,乃至全国各地的书法家每年春节前都要到高铁站、地铁站、公交站以及农村、社区、学校、医院等地去书写,赠送春联、福字,甚至上列车分发,让书法伴随着春运出行,伴着回家的旅途。当自己的福字、春联挂在百姓家的墙上,拿在旅客的手里,孙晓云说自己也等于收到了他人给她的祝福。
在孙晓云看来,团圆是春节最重要的意义,回家过年蕴藏着老百姓最朴素真挚的情感。她17岁下乡插队,作为年轻的文化站站长,连续三年带领公社文艺宣传队到各大队慰问演出,5年中有3年没能和家人团圆,大年三十,一间冰冷的屋子,晚上伴着一盏煤油灯,通宵编写文艺节目,外面下着雪。“这印象太深了,一个人度过了整个春节,我也不觉得苦,不觉得孤单。”
但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她倍加珍惜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日子。“工作稳定后到现在,春节就是我的劳动节,我总是变着花样给家人们做好吃的,感到特别充实、温暖、幸福。”
心中有家,心中有国。20年来孙晓云一直坚持在春节期间“写福”“送福”,从最初每年200张到这几年近5000张。在孙晓云看来,这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了。孙晓云说,过年前一段时间,只要有空她都会写福,有时甚至会写到凌晨。“有时累得人感觉都要飘起来了,但看到自己写的福字、春联挂在城门口、地铁站、公交车、高铁上,挂在偏远山区、农村社区里,内心就非常充实,这一切都让我感到幸福。”
春节为什么要写福字?孙晓云说,这个“福”字象形的组成就是阖家团圆幸福的美好想象——甲骨文“福”字左边是祭祀的“礻”旁,通过祭神祈求护佑,右边的形状就像一个家的屋顶,下面是个“口”,就是有饭吃,下面还有田,就是有田种,“有吃有喝有田种,全家团圆,就是福。”
孙晓云说,“我写福是为了送福,送福是让更多的人接福,接福是让我们共同祝福祖国,让所有人感到幸福。”她说,“20年来,我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人心,而我作为一个书法家,为大家书写福字、春联,将春节的传统文化习俗普及开来,给祥和的春节氛围添上一笔喜庆色彩,我很荣幸,也很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