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专题2023 > 强国少年——E起做新时代“四个自信”好少年 > E起说 > 雨花英烈精神 > 正文
第二十四期 | 放弃数学家梦参加革命
朗读人:余泓锦
2023-04-28 16:00: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世间血性真男子,壮志成城百不回。俯仰只求无愧怍,冰霜风雪任残摧。”这是雨花英烈顾衡牺牲后,他的父亲、无锡著名教育家顾倬写下的100首《哭衡儿诗》中的一首。

1934年6月,因叛徒出卖,中共南京市委遭受第八次重大破坏,时任市委负责人的顾衡安排同志们转移,自己留下来坚持斗争。他认为,越是在白色恐怖最集中的地方、在组织遭破坏最严重的时候,越是要让大家知道中共南京党组织还在继续战斗。8月7日,顾衡在中央大学附近一间小屋内秘密印刷党的文件时,不幸被捕。

消息传来,他的父亲顾倬忧心如焚。顾衡是他最心爱的孩子,十分聪明,数学尤具天赋,中学开始就研究数论。原本顾倬对儿子的期望是,长大后让他去法国留学,成为著名数学家。然而,1929年底,顾衡突然放弃在中央大学的学业,赴北京参加革命工作。数年来,顾衡只在去上海途中回家住过一天。家人再次得到消息时,已是顾衡因“反动领袖”的罪名被捕入狱。

顾倬急忙从无锡来到南京开展营救。身为江苏省教育界的前辈、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的创立者,顾倬平日备受尊敬,此时却不得已奔走权门疏通关系,可谓“此生傲骨销磨尽,为汝低头权要门”。在他的奔走营救下,法官终于答应不判死刑。顾倬又再三叮嘱儿子,让他庭审时“态度好些”,不要法官说一条马上反诘一条,保全性命才能“留得青山在”。

被捕后的顾衡,坚称自己叫翟大来,这是他被捕时那个小屋租住者的名字。他不肯累及任何同志,揽下一切“罪责”,又始终不肯改变政治态度,把审判法庭变成了批判国民党反动、宣传共产主义的讲堂。当军法官判决为无期徒刑的案卷送到宪兵司令谷正伦手上时,谷正伦看了庭审记录,大吃一惊,批下“秉性顽强,怙恶不悛,改处死刑”。

1934年12月4日凌晨,年仅25岁的顾衡在雨花台英勇就义。悲痛欲绝的顾倬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写下100首《哭衡儿诗》,又在顾衡殉难一周年之日写下《祭衡儿文》,深情纪念爱儿。

文字来源: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

责编:冯晓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