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崔春,1979年出生,群众,江苏省老年病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护理部专职质控护士长。
一、迎难而上 接受挑战
蔡崔春刚从学校毕业进入医院工作那会儿,她发现,学校所学的知识在医院工作中,常常会让其感到“无助”。
2004年,蔡崔春轮转到老年医学科一病区,护士长让她给病人更换胃管。尽管在学校这是一项必会的操作,而且蔡崔春还是高分通过,但是在模型和病人身上操作并不是一回事。病区里卧床病人较多,且时常伴有颈项强直,这样的状况让蔡崔春一时觉得无所适从,“以前在学校里没学过特殊病人的操作方法,当时给病人插胃管,根本放不进去。”
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去问医生、问老师,请他们手把手教,之后自己一遍又一遍去练习。事情虽小,却极大地磨练了蔡崔春的业务水平。自此以后,她觉得再也没有任何困难可以打倒她,“遇到任何困难,我都有底气去克服!”
2011年1月份,蔡崔春迎来了工作中的第二次挑战。“当时我从内分泌科调入心血管内科工作,说实话我心里有些打鼓,毕竟很多东西都要从零开始学。”上岗前,蔡崔春前去其他医院心脏导管室进修。
一开始,她连摆在眼前的各种器械名称、用途都不清楚。学习的进度和压力激发了蔡崔春的潜能,面对自己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她觉得亲手画图记忆最有效,“到现在,我还留着当时画的图。比如铺在台子上的药杯为什么放这里,这个塑料盆为什么在那儿,这个耗材长什么形状、摆放器械的朝向怎样才能加快治疗进程等。”
二.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2019年,40不惑之年,蔡护士长又迎来了更艰难的挑战。新冠疫情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把医护工作者推到了战斗的第一线。作为护理部专职质控护士长,从医院的第一次工作布置会开始,她就以过人的职业敏感性和专业责任感投身到医院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研读文件、制定制度、改造布局、梳理流程、人员培训、质控检查,每一个环节都逃不不开她的“法眼”。在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医院的抗疫防控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和表扬。2020年,农历除夕,“武汉告急,湖北告急”的疫情防控变化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医院向全体职工发出驰援湖北的动员令。蔡崔春同志第一时间请愿:“听从召唤,时刻准备着!”。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2月11日,她和全院其他9位队员踏上赴黄石的驰援征程。大部队一抵达驻地,她便迅速转换身份,投入大战前夕的准备工作。作为本院援鄂医疗队副队长,江苏援鄂医疗队感控组核心成员,她将丰富的感控经验毫无保留的与队员们分享,共同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流程:如驻地消毒感染防控制度,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流程图等。为了医护人员零感染,她们提前进入当地医院摸排疫情和感控工作总体情况,并提出整改意见。她身着防护服,深入一线,检查梳理感控流程和区域设置,她和战友们协调物资、张贴标识、消毒空气、擦拭地面、清洁物表、消毒仪器设备,不放过任何角落和细节。她们成为江苏队员进驻医院前入的“工兵连”,将医源性暴露风险降到最低,充分保障每一位队员有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根据要求,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前,都要身着防护服,再戴上防护眼镜等防护装备,这些准备工作所有人都演练了无数次。但每次进入之前,蔡崔春都会反复提醒和检查,“护目镜带好了没有?防护服有没有包好?……”严格把关队员防护情况,每天,这一句句严厉提醒,在队员们的耳朵里确实最悦耳的“音符”。蔡崔春说,“黄石市中医院(传染病医院)重症、危重症病人居多,队员第一天工作时,我在ICU和呼吸科门前停留很久,真想扒着门缝看他们一眼,他们是否能够适应,是否能保护好自己,可惜连队员的影子都看不见,因为他们在污染区奋战……”在江苏省老年病医院出征的医疗队员中,蔡崔春年资最高,经验相对丰富,心理承受能力也较高,除了要完成工作上的任务,她还承担着为队员做生活和心理辅导的工作,队员们都亲切地喊她“老母亲”。在该院医疗队伍里,王婧是年纪最小的女队员,大家也格外照顾,由于所在病区不同,王婧第一天上班的时间是凌晨五点,需要凌晨三点起床准备,然后独自一人坐大巴前往医院。蔡崔春知道后,悄悄把自己的闹钟也调到了凌晨三点,看到王婧房间的灯亮后才敲门进去,帮她一起准备上班所需要的物品,并反复叮嘱她防护要领,直到把王婧送上车。之后,蔡崔春才回到房间,短暂的休息后,她自己也要坐上班车,在早上8点前赶往医院抗击疫情,做队员们的守护者。“其实在这里每一人都很辛苦,但看着还是孩子的90后队员们奋战在一线,心中总会有些心疼。”
在2月11日,抵达黄石的当晚,蔡崔春护士长在日记中写道“从集结到出发,每个人都在尽力给予我们最好的,得知要出发的那天晚上应该是个不眠夜,对队员,对领导,没有人能睡得着。儿行千里母担忧,作为医院的一份子,我们深刻体会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关爱,唯愿大家平安,一切顺利。”
其实在一个月前疫情发生后,蔡崔春就向丈夫表达了想去湖北支援的想法。她的丈夫虽然充满担心,也仍未阻止,“我知道她的责任,却也担心她的安危,只希望能战胜病毒,平安回家。”临行前一晚,蔡崔春的丈夫安慰儿子说:妈妈先去黄石探路,下次我们一起去看樱花。
几天后,正在读初二的儿子给她发了一条短信,“亲爱的妈妈:您还好吗?近日湖北疫情严重,全国警戒,全球担忧。在‘前线’的白衣天使们还在努力拼搏,尽自己的一切力量把病人从死神手中救回,但如今他们也不堪重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您义无反顾地报名去了湖北,一开始我还想尽办法阻止您去。现在,我想明白了,我错了。在这危急的时刻,踊跃报名去‘前线’救助湖北人民,是表达我们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最好方式,这是您的义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责任去为国家做奉献。您去了黄石之后,我为有您这样的妈妈而感到骄傲!好好干吧,多救些病人。妈,您辛苦了!蔡崔春看到信后表示,为儿子的理解而高兴,也为他的支持而更有动力。
一.心系患者 践行诺言
江苏省老年病医院是一所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救治服务的综合性医院,来此就诊的患者平均年龄超过75岁,其中不乏百岁老人。在为老年人护理的过程中,蔡崔春逐渐明白老年患者真实的需求,也渐渐理解了老年护理的内涵与意义,更无数次地印证了特鲁多的那句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不管是治愈、帮助还是仅仅只是安慰,蔡崔春都秉承着医学生誓言“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正是这誓言陪伴着她前行,走过17年的护理道路。在十余年的护理生涯中,她一路向前,一路付出,一路收获,努力陪伴病患,帮助他们,温暖他们,也温暖自己。
犹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心内科病房迎来了一位头发灰白、瘦骨嶙峋的耄耋老人,她睁着一双暗淡的眼睛,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安置好老人后才发现,盛夏的季节,老人竟然穿着棉衣,盖着两床被子,掀开被子,一股异味飘了出来。询问过家属才知道,老人一向固执,家人拗不过她,只好随她去,几个月甚至半年,老人都可以不洗一次澡,再炎热的季节也是穿着很多衣服,只因她固执地认为自己怕冷。针对她的情况,蔡护士长每天都去与她聊聊家常,虽然她常常答非所问,虽然她的眼睛看不见,但可喜的是她渐渐熟悉了蔡护士长的声音,渐渐记住了“小蔡”的声音。慢慢地老人开始不再抗拒输液,不再抗拒翻身,也愿意脱下棉衣,慢慢地接受了为她剪指甲、洗脚、擦身……这些“小蔡”都看在眼里,她取得了家属的同意,说服了老人,给老人洗了半年以来的第一次头。当她把老人头发吹干时,老人竟主动要梳子梳头,那一刻对于“小蔡”来说感觉很快乐。因为缺乏专业照护,原本能下床活动的老人变得只能卧床,进食量极少,“小蔡”制定了饮食计划,指导家属给予老人适当的饮食。因卧床过久,老人长期便秘,即便天天口服缓泻剂也无济于事,甚至是灌肠也不能解决问题,老人常常因粪便憋得满脸通红。看着老人无助的表情,“小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帮老人用手抠出大便,为老人解了燃眉之急。当她看见家属的眼中划过一丝丝愧疚和谢意时,她感觉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认可,甚是欣慰。
四、开拓创新,拿下专利
在蔡崔春的带动下,心血管内科的护士们个个表现出色,不仅在介入手术中配合默契,更在工作中不断尝试着发明创造,让更多患者受益。
为解决老年患者在无看护的情况下发生意外,比如在病房内跌倒不能及时被护士发现,蔡崔春发明了连接医患系统的防跌倒报警腕带;
为了避免血管活性药物在静脉泵入过程中出现的换算错误,心血管专科护士朱玫玉设计了“一种血管活性药微量注射换算卡”方便临床护士使用,保证剂量换算准确可靠;
为减少老人因长期卧床形成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心血管专科护士宋薇设计了一种防压疮袜。
这三项创新都获得国家专利。
五、以身作则 一花带得百花开
作为护士长,蔡崔春不仅在自己的护理业务上精益求精,更在培养团队人才方面做好了榜样和后盾作用。心血管内科病区承担着全院的心导管介入手术配合工作,作为护士长,她以身作则,迎难而上,带领团队积极配合介入手术,得到医患的一致好评。不论是在深夜,还是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只要有急诊手术,随叫随到,因为她知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有一次蔡护士长带着儿子在外面买衣服,接到紧急手术的通知,顾不上把儿子送回家就立刻赶往医院。健康江苏、紫金山、《金陵晚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曾以“这位护士把儿子丢在换衣间狂奔去救人”为主题对她进行了报导。其实这种事情对于她来说不是一次两次了,她已经不记得接到过多少个急诊手术的通知,对于蔡护士长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无论她在哪,正在干什么,都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到达医院,准备手术迎接战斗。
2018年5月的一个夜晚,一名60岁的患者酒后突发胸痛,在急诊室经历了数次电除颤,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手术。心脏介入团队接到手术指令后,快速响应,紧急给予PCI手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在那一刻蔡护士长不会想到铅衣的重量有多少、射线的影响有多大,更不会想到家中的孩子需要照顾,那时她的心中只有患者。夜晚过去,当霞光照进病房,看着那一张张恢复笑容的脸庞,她是欣慰的。
科室护士王君说:“在护理病人时,病人因患病急需我们的帮助,而此时病人家属往往都会在旁边看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压力很大。每次遇到比较棘手的病例,护士长都会默默地站在我们背后,操作有不对或者不完善的地方,她会及时拍拍我的肩膀,告诉我应该怎么处理。没有苛责,也不插手,这种工作方式,让我觉得被信任,也很有安全感。遇到护理病情复杂的病人时,我也不会慌张。”
让蔡崔春欣慰的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断锻炼队伍,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心血管内科护理组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学习型、技术型的团队。
蔡崔春说:“虽然我们的病人重、病人多,但因为团队中分工明确,尽管护理工作比较辛苦,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