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刘华成

事迹:继承父志接力为烈士守墓18年的护陵人

简介:刘华成,男,1977年生,连云港市东海县吕祥壁烈士陵园管理员。53年前,刘华成的父亲伤残退伍军人刘步云成为吕祥壁烈士陵园第一任守护人,一守就是34年,直到2002年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弥留之际,刘步云叮嘱儿子刘华成继承遗志,继续当好英雄吕祥璧的守陵人。自小在烈士陵园长大的刘华成从父亲手里接过了为烈士守陵的重任,他拿起父亲用过的铁锨、扫帚,信守父亲生前所做的承诺,默默守护烈士英灵,为瞻仰者讲解英雄的故事,续写守陵历史18年。

江苏好人榜 > 2020年 > 6月 > 正文

刘步云,江苏省东海县人,生前系该县吕祥壁烈士陵园第一任守陵人。刘华成,江苏省东海县人,1977年9月生,系刘步云的儿子,现任吕祥壁烈士陵园管理员。

刘步云、刘华成父子守护的是当年驻白塔埠空军某部警卫连战士吕祥璧烈士的陵园。1967年3月3日下午,吕祥璧勇拦惊马,救下4名学生,献出了22岁的生命。中央军委追认吕祥璧为中国共产党员,并追记一等功。为了纪念这位英雄,驻地空军和当地政府修建了烈士陵园。当时,正逢刘华成的父亲、26岁的二等甲级伤残退伍军人刘步云退伍回乡,他主动找到地方民政部门要求为烈士守墓,这一守就是34年,直到2002年,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弥留之际,刘步云又叮嘱儿子刘华成继承遗志,继续当好英雄吕祥璧的守陵人。就这样,自小在烈士陵园长大的刘华成正式从父亲手里接过了为烈士守陵的重任,他拿起父亲用过的铁锨、扫帚,信守在父亲生前所做的承诺,默默守护烈士英灵,为瞻仰者讲解英雄的故事,续写守陵历史18个年头。

在江苏省东海县白塔埠镇,一对普通的父子“接力”守护烈士50余载,寒来暑往,在半个世纪的光阴里,父子俩像珍爱生命一般守护着烈士的忠骨,传承着不朽的英雄精神。

53年前 空军战士吕祥壁马车下勇救4名儿童不幸牺牲

1945年7月,吕祥璧出生于四川省蓬溪县赤城镇一户农民家庭。21岁那年,已和邻村杨先贵结婚5年的吕祥璧毅然告别家乡和亲人加入了人民解放军,成为空军连云港场站后勤部的一名战士。1967年3月3日,耕种大忙即将开始。为不误农耕,吕祥璧趁着下午休息时间,带着部队农牧场仓库中待修的农具去白塔埠镇上修理。回来的路上,独自驾着马车的吕祥璧到“八一厂”将6个空油桶捎回部队。刚出厂门不久,由于拉车的马受到空油桶撞击声的惊吓狂奔起来,并越跑越快。当时正值学校放学时间,有四个小学生正走在路上东张西望,看见突然疾驰而来的马车时,四个孩子吓傻了,一时不知所措,呆在原地。眼看马车就要撞上孩童,吕祥璧突然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只见他奋力猛拽缰绳偏向左侧,四名同学脱险了,而吕祥璧却连人带车一起冲进了一旁的大水沟,厚重的马车瞬间压在了吕祥璧的身上,让他动弹不得。赶来的路人迅速将吕祥璧送往医院,但最终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牺牲。

那一年,吕祥璧年轻的生命永远在22岁定格;那一年,他当兵仅有368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党委追认吕祥璧同志为中共正式党员,并追记一等功。总政治部与1967年6月23日,向全军发出了关于宣传和学习吕祥璧同志的通知。为让英雄的事迹不被忘却,驻地空军和当地政府在吕祥璧牺牲的地方,建起了烈士陵园。

53年前 伤残退伍军人刘步云成为烈士陵园第一任守护人

吕祥壁烈士陵园建成半年后,当地26岁的二等甲级伤残退伍军人刘步云满怀敬仰来到陵园,成了第一任守护者。由于之前无人打理,陵园四周垃圾遍地,零乱不堪。刘步云拖着伤残的身体,撸起衣袖,清洗墙上的标语;附下身子,拔除周围的杂草;挥动铁锨,植下青青的树苗……几年后,上千株冬青、松柏郁郁葱葱,烈士英灵得以长眠于青松翠柏间。在他的多次申请下,主管部门将陵园扩建到近5600平方米,增建了烈士牺牲处纪念亭、纪念碑等。为宣讲英雄事迹,大字不识几个的刘步云请教老师,翻看字典,查阅资料,历经千百次的朗读、默诵,直到能娓娓道来,声情并茂。缅怀学习的群众一批又一批来了又去,烈士陵园的松柏一年比一年枝繁叶茂,刘步云也在忙忙碌碌中一步一步走向中年、老年……2002年10月15日,守陵34年的刘步云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弥留之际,他叮嘱儿子刘华成传承遗志,继续当好英雄守陵人……

18年前 刘华成继承父亲遗志接过守护陵园的“钢枪”

刘华成在烈士陵园里出生,在父亲的故事中成长,耳濡目染着烈士的英雄事迹,“英雄情结”已深深地烙在他脑海。高中毕业后,老师同学纷纷劝刘华成复读参加高考,改变人生,恰在此时父亲病重,嘱托于他。他越想越觉得自己和烈士有缘,离不开陵园这块生养之地。接过父亲的“钢枪”,继续为英雄放哨、站岗,成了刘华成毫不犹豫的决定。因为在他心中,父亲也是一位无名英雄。这一年,刘华成24岁。

不久,一个在苏州从事房地产开发的朋友找到刘华成,聘他参与公司管理,每月开给8千块钱工资。那时刘华成的工资才1200元,面对强大的诱惑,他起先很犹豫,后来终究割舍不下。刘华成拥有四口之家后,蜗居在紧挨陵园的门房,关心他的亲戚朋友说,人家打工一天还挣二三百呢,你一个月工资才三千多,没房子不说,老婆也没工作,还有两个小孩,将来怎么办?刘华成坦然而淡定地回答:“谢谢你们的关心!我的收入的确不高,可我喜欢这份工作,家里人也非常理解和支持。一个人活着,不仅仅只是为了钱,我要信守承诺,做好父亲没有做完的事情……”

如今,烈士陵园经过重新扩建、装修,在已有的吕祥璧烈士纪念馆、祥璧广场、菊芬广场、红色文化长廊等硬件的基础上,建设了“德育馆”“国学馆”“航空航天科学馆”,与建党纪念碑、硕仁亭、博士苑等红色资源构成一体,形成“五馆四场两亭一碑一廊一园一坛”的育人环境,成为别具特色的红色德育基地。而刘华成的“责任区”依然——白天打扫庭院,清洁地板、壁画,擦洗铜像、橱窗,整理花草、树木,为瞻仰者宣传、讲解;晚上,以陵园为家,为烈士值班站岗……就这样,日出日落,年复一年,一个个平淡的日子在叠加,一段段平常的生活在延续,刘华成续写守陵历史又是16个年头。而如今,每年来烈士陵园祭扫、悼念吕祥壁烈士的群众都会有近10万人次,在社会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来源:江苏文明网      责任编辑:秦春凤  

江苏好人榜 > 2020年 > 6月 > 正文
刘华成

刘步云,江苏省东海县人,生前系该县吕祥壁烈士陵园第一任守陵人。刘华成,江苏省东海县人,1977年9月生,系刘步云的儿子,现任吕祥壁烈士陵园管理员。

刘步云、刘华成父子守护的是当年驻白塔埠空军某部警卫连战士吕祥璧烈士的陵园。1967年3月3日下午,吕祥璧勇拦惊马,救下4名学生,献出了22岁的生命。中央军委追认吕祥璧为中国共产党员,并追记一等功。为了纪念这位英雄,驻地空军和当地政府修建了烈士陵园。当时,正逢刘华成的父亲、26岁的二等甲级伤残退伍军人刘步云退伍回乡,他主动找到地方民政部门要求为烈士守墓,这一守就是34年,直到2002年,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弥留之际,刘步云又叮嘱儿子刘华成继承遗志,继续当好英雄吕祥璧的守陵人。就这样,自小在烈士陵园长大的刘华成正式从父亲手里接过了为烈士守陵的重任,他拿起父亲用过的铁锨、扫帚,信守在父亲生前所做的承诺,默默守护烈士英灵,为瞻仰者讲解英雄的故事,续写守陵历史18个年头。

在江苏省东海县白塔埠镇,一对普通的父子“接力”守护烈士50余载,寒来暑往,在半个世纪的光阴里,父子俩像珍爱生命一般守护着烈士的忠骨,传承着不朽的英雄精神。

53年前 空军战士吕祥壁马车下勇救4名儿童不幸牺牲

1945年7月,吕祥璧出生于四川省蓬溪县赤城镇一户农民家庭。21岁那年,已和邻村杨先贵结婚5年的吕祥璧毅然告别家乡和亲人加入了人民解放军,成为空军连云港场站后勤部的一名战士。1967年3月3日,耕种大忙即将开始。为不误农耕,吕祥璧趁着下午休息时间,带着部队农牧场仓库中待修的农具去白塔埠镇上修理。回来的路上,独自驾着马车的吕祥璧到“八一厂”将6个空油桶捎回部队。刚出厂门不久,由于拉车的马受到空油桶撞击声的惊吓狂奔起来,并越跑越快。当时正值学校放学时间,有四个小学生正走在路上东张西望,看见突然疾驰而来的马车时,四个孩子吓傻了,一时不知所措,呆在原地。眼看马车就要撞上孩童,吕祥璧突然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只见他奋力猛拽缰绳偏向左侧,四名同学脱险了,而吕祥璧却连人带车一起冲进了一旁的大水沟,厚重的马车瞬间压在了吕祥璧的身上,让他动弹不得。赶来的路人迅速将吕祥璧送往医院,但最终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牺牲。

那一年,吕祥璧年轻的生命永远在22岁定格;那一年,他当兵仅有368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党委追认吕祥璧同志为中共正式党员,并追记一等功。总政治部与1967年6月23日,向全军发出了关于宣传和学习吕祥璧同志的通知。为让英雄的事迹不被忘却,驻地空军和当地政府在吕祥璧牺牲的地方,建起了烈士陵园。

53年前 伤残退伍军人刘步云成为烈士陵园第一任守护人

吕祥壁烈士陵园建成半年后,当地26岁的二等甲级伤残退伍军人刘步云满怀敬仰来到陵园,成了第一任守护者。由于之前无人打理,陵园四周垃圾遍地,零乱不堪。刘步云拖着伤残的身体,撸起衣袖,清洗墙上的标语;附下身子,拔除周围的杂草;挥动铁锨,植下青青的树苗……几年后,上千株冬青、松柏郁郁葱葱,烈士英灵得以长眠于青松翠柏间。在他的多次申请下,主管部门将陵园扩建到近5600平方米,增建了烈士牺牲处纪念亭、纪念碑等。为宣讲英雄事迹,大字不识几个的刘步云请教老师,翻看字典,查阅资料,历经千百次的朗读、默诵,直到能娓娓道来,声情并茂。缅怀学习的群众一批又一批来了又去,烈士陵园的松柏一年比一年枝繁叶茂,刘步云也在忙忙碌碌中一步一步走向中年、老年……2002年10月15日,守陵34年的刘步云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弥留之际,他叮嘱儿子刘华成传承遗志,继续当好英雄守陵人……

18年前 刘华成继承父亲遗志接过守护陵园的“钢枪”

刘华成在烈士陵园里出生,在父亲的故事中成长,耳濡目染着烈士的英雄事迹,“英雄情结”已深深地烙在他脑海。高中毕业后,老师同学纷纷劝刘华成复读参加高考,改变人生,恰在此时父亲病重,嘱托于他。他越想越觉得自己和烈士有缘,离不开陵园这块生养之地。接过父亲的“钢枪”,继续为英雄放哨、站岗,成了刘华成毫不犹豫的决定。因为在他心中,父亲也是一位无名英雄。这一年,刘华成24岁。

不久,一个在苏州从事房地产开发的朋友找到刘华成,聘他参与公司管理,每月开给8千块钱工资。那时刘华成的工资才1200元,面对强大的诱惑,他起先很犹豫,后来终究割舍不下。刘华成拥有四口之家后,蜗居在紧挨陵园的门房,关心他的亲戚朋友说,人家打工一天还挣二三百呢,你一个月工资才三千多,没房子不说,老婆也没工作,还有两个小孩,将来怎么办?刘华成坦然而淡定地回答:“谢谢你们的关心!我的收入的确不高,可我喜欢这份工作,家里人也非常理解和支持。一个人活着,不仅仅只是为了钱,我要信守承诺,做好父亲没有做完的事情……”

如今,烈士陵园经过重新扩建、装修,在已有的吕祥璧烈士纪念馆、祥璧广场、菊芬广场、红色文化长廊等硬件的基础上,建设了“德育馆”“国学馆”“航空航天科学馆”,与建党纪念碑、硕仁亭、博士苑等红色资源构成一体,形成“五馆四场两亭一碑一廊一园一坛”的育人环境,成为别具特色的红色德育基地。而刘华成的“责任区”依然——白天打扫庭院,清洁地板、壁画,擦洗铜像、橱窗,整理花草、树木,为瞻仰者宣传、讲解;晚上,以陵园为家,为烈士值班站岗……就这样,日出日落,年复一年,一个个平淡的日子在叠加,一段段平常的生活在延续,刘华成续写守陵历史又是16个年头。而如今,每年来烈士陵园祭扫、悼念吕祥壁烈士的群众都会有近10万人次,在社会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来源:江苏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