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刘洪柱

事迹:36年骑行31万公里的海堤守护人

简介:刘洪柱,1963年生,响水县海堤堤防管理所会计。 1984年,刘洪柱从部队转业后被安排在响水县海堤堤防管理所工作。他每天来回骑行30多公里到蒲港闸和高港闸开关闸门、巡堤。2012年8月,陈家港沿海风雨交加,潮位超出警戒位0.89米。刘洪柱顶风冒雨向海堤骑行,在摩托车摔坏后,忍痛步行到海堤薄弱地段坚守观测,一守就是三天两夜,直到风停潮退才去医院处理伤口。36年来,他骑坏了12辆自行车、4辆摩托车,累计骑行约31.8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近8圈。

江苏好人榜 > 2020年 > 12月 > 正文

刘洪柱,男,196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响水县海堤堤防管理所会计。

1984年,刘洪柱从部队转业,被安排在黄海边上的响水县海堤堤防管理所工作。面对恶劣的环境、艰苦的条件,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把开、关海闸当作崇高的事业来做,每天来回骑行30多公里到蒲港、高港闸开关闸、巡堤。2012年8月台风“达维”和“8·10”强降雨相继发生,陈家港沿海风雨交加,潮位超出警戒位0.89米,紧急关头,刘洪柱顶风冒雨向海堤骑行,在摩托车摔坏无法前行后,他又爬起来忍痛步行到海堤薄弱地段进行处理并坚守观测,一守就是三天两夜,直到风停潮退,他才去医院处理伤口。36年来,为了守护海堤安全,他骑坏了12辆自行车、4辆摩托车,累计骑行约31.8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近8圈。学习强国江苏平台、盐阜大众报等媒体刊发了他的先进事迹。

在响水县水务系统,有这样一个人,恰如海滩头上的盐蒿草。他35年如一日,在海边的高港闸、蒲港闸上,整天像个陀螺似的忙个不停。他几乎不请假,家人生病住院,少见他陪伴的身影,但当台风暴雨来临时,他却第一个出现在闸上开闸关闸……他就是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诚实守信,响水县海堤堤防管理所普通职工、共产党员刘洪柱。

“他是个把开关闸当作事业的人”

2019年12月1日清晨,温度只有零下2℃左右。6点钟的海边天才麻麻亮,刘洪柱利索地起床,穿戴整齐后又套上一件厚棉袄,走出宿舍直奔控制室,赶在涨潮前关上通向灌河的高港闸。

早饭后,刘洪柱看了看窗外,戴上棉护膝,裹紧厚棉袄,骑上摩托车开始巡防海堤路。大约一个小时后,刘洪柱巡防结束,回到管理所。“王所长,蒲港那边的泥浆太多了,这两天趁着天气好我去清理一下,不然再冷就该冻住了。”刘洪柱搓着双手走进监控室,和正在值班的管理所所长王士清商量,把10多公里外、他们管理的另一座闸的淤泥清除掉。吃完午饭,刘洪柱又套上厚棉袄,带上工具,骑上摩托车去蒲港闸了,一直干到天黑才回所里……

响水县海堤堤防管理所位于黄海边上,终日海风呼呼,海浪涛涛。1984年从部队转业回乡的刘洪柱,被安置到该所工作,每天根据涨落潮时间开关闸,巡防海堤路,这看似简单而枯燥的两件事,刘洪柱这一干就是35年。那时的海堤还都是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来去出行全靠自行车。35年来,他每天来回骑行30公里到蒲港闸、高港闸上去开闸、关闸、巡堤,算下来,这么多年他大约骑了31.8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8圈。

当时管理所条件简陋,七八个人吃住在3间老瓦房里。“刚来的时候,这附近是一片荒凉的滩涂,连自来水也没有,我们就在宿舍门口挖了口水井打水吃。”所长王士清说。因为条件艰苦,当初和刘洪柱一起工作的七、八位同志先后离开了海堤堤防管理所。

工作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不说,有时还得不到左右邻居及亲人的理解。然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刘洪柱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毫无怨言,始终保持对开关闸工作的无限热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的崇高情怀。“工作责任挺大的,干不好,对不起党的培养,所以为党做事,必须要诚实守信、一丝不苟,把工作做好。”这是刘洪柱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35年里,刘洪柱一直守护着闸口和47.8公里的海堤路。随着时光的飞逝,老刘亲眼见证了海堤的成长和发展,从泥水路到砂石路再到水泥路,他从步行到自行车再到摩托车,刘洪柱骑坏了12辆自行车、4辆摩托车。在这期间,海堤所从未接到企业因引水或排水被投诉的情况,海堤堤防管理所所长王士清说:“这全亏老刘,他把开关闸工作当作事业,是头踏实肯干、诚实守信的‘老黄牛’。”

“他是个干起工作不要命的人”

休息是什么?刘洪柱或许很少体会过,他经常对身边的人说:“人生在世,要把工作干好,多做点事累不死人的。”

作为海堤所的一名老职工,刘洪柱不图享受,总是吃苦在前,不怕困难,哪里有险情,他就出现在哪里。“前几年我们这通上了自来水,今年又建了新楼,开闸放闸都是电动的、不用人工摇,条件太好了。”吃晚饭的时候,刘洪柱向妻子夸赞新宿舍条件好。在邱明霞的眼里,住进新宿舍,有了空调,冬天刘洪柱终于可以不用再挨冻了。

因为长期待在海边,刘洪柱的关节不是很好。“秋冬天的海风好像要钻到骨头缝一样,很冷。”58岁的刘洪柱已患风湿病多年,一年四季离不开护膝,每年入秋不久他就早早穿上厚衣服,三伏天也不能吹电风扇,但巡防海堤路的事却从不落下。“没事,我穿上军大衣,戴上护膝,摩托车开得慢,就没那么冷了。”面对妻子邱明霞的心疼,刘洪柱总是安慰着。

2012年8月,第10号台风“达维”和“8·10”强降雨两个自然灾害相继来袭,“达维”在陈家港沿海登陆时中心风力达12级,沿海潮位达3.89米,超出警戒位0.89米。紧急关头,刘洪柱和其他干部职工一道,全力以赴投入抗灾。当时风雨交加,雨借着风,风扯着雨,倾盆而下,正在去巡堤路上的刘洪柱顶着风雨,艰难前行。因风力太强,道路湿滑,不慎摔倒在地,膝盖、手肘多处受伤,车辆摔坏熄火无法前行,他爬起来忍着疼痛步行到海堤薄弱地段11#~12#桩进行处理并坚守观测,以防破堤或大潮风浪冲涮。没有食物供给,刘洪柱一守就是三天两夜,直到台风平息,潮水退下,精疲力尽的他才去医院进行包扎处理。和他在一起工作的同志说:“老刘,干起工作来和做人一样,言而有信,从不食言,就是个不要命的人。”

“也不是没有埋怨过,但他是个实心眼的人,总是说闸口是最重要的事,不能没人守。时间长了,我也就只能支持他,毕竟是为了工作。”因为了解刘洪柱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所有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妻子扛着。“还是儿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正好他休假在家,放学时我就让他去学校接儿子。结果老师还是打电话跟我确认后才让他接走。”如今这件事成了妻子对刘洪柱的笑柄。

老刘儿子说,他是个只顾海堤闸站不顾家的人,从没去学校开过一次家长会,满脑子只知道开闸放水、关闸保水。刘洪柱的忘我工作,是对自己事业的一份坚持,他用自己的心血谱写人水和谐的美好愿景。

“他是个只顾海堤闸站不顾家的人”

35年,弹指一挥间。刘洪柱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水利事业,为家庭所尽的义务、负的责任却很少。

“他工作特殊,虽然我们家就住在陈家港镇上,但他一年到头基本不着家,老人孩子的事都帮不上忙。”结婚30年照顾多年卧病在床的婆婆直到临终。带着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子去南京做手术,邱明霞都是一个人面对。2004年7月14日,邱明霞在附近的园区上班,下大夜班时,在路上被大货车撞倒。“当时我知道老刘肯定在闸站走不开,所以就没告诉他。”几天后,刘洪柱休假回家才知道妻子受伤。

2000年8月30日响水“8·30”水灾汹涌来袭,原本这一天,老刘准备将身患肌瘤的妻子带到南京鼓楼医院做手术的。接到所里电话,他就和妻子讲:“海堤所人手少,需要人,我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你先委屈一下,等水灾过后再去动手术。”说完一头扎进了救灾第一线,帮助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后又去了灌东、三圩盐场帮助排除场区积水,连续7天7夜坚守岗位,直至洪水排出,潮水退下,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

一提起此事,刘洪柱深感愧疚,幸好后来妻子的病情未耽误治疗,否则追悔莫及。由于长期工作在海边,人际交往少,刘洪柱只有和妻子在一起时,话才会多些。没事的时候,刘洪柱让邱明霞教他汉语拼音,他开始学习在手机上打字,给在无锡工作的儿子发微信。“现在就我们两个人了,家里也没什么事,我就准备经常过来多照顾照顾他,让他更安心地守护这闸口和海堤路。”在邱明霞看来,刘洪柱守护的海堤已成为全家人的坚守。

经常会有人说,开闸关闸这工作太枯燥、乏味,又是个苦差事。但刘洪柱从来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开闸关闸事关企业兴衰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点都不能轻视。“做人,就得诚实守信,工作就得按领导部署的要求去做,按规矩做,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号。我会一直奋战在开闸关闸的第一线。”这就是刘洪柱,一株海滩上的“盐蒿草”,一位兢兢业业、诚实守信、甘于奉献、乐于弄潮的平凡水利人,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榜样。

来源:江苏文明网      责任编辑:秦春凤  

江苏好人榜 > 2020年 > 12月 > 正文
刘洪柱

刘洪柱,男,196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响水县海堤堤防管理所会计。

1984年,刘洪柱从部队转业,被安排在黄海边上的响水县海堤堤防管理所工作。面对恶劣的环境、艰苦的条件,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把开、关海闸当作崇高的事业来做,每天来回骑行30多公里到蒲港、高港闸开关闸、巡堤。2012年8月台风“达维”和“8·10”强降雨相继发生,陈家港沿海风雨交加,潮位超出警戒位0.89米,紧急关头,刘洪柱顶风冒雨向海堤骑行,在摩托车摔坏无法前行后,他又爬起来忍痛步行到海堤薄弱地段进行处理并坚守观测,一守就是三天两夜,直到风停潮退,他才去医院处理伤口。36年来,为了守护海堤安全,他骑坏了12辆自行车、4辆摩托车,累计骑行约31.8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近8圈。学习强国江苏平台、盐阜大众报等媒体刊发了他的先进事迹。

在响水县水务系统,有这样一个人,恰如海滩头上的盐蒿草。他35年如一日,在海边的高港闸、蒲港闸上,整天像个陀螺似的忙个不停。他几乎不请假,家人生病住院,少见他陪伴的身影,但当台风暴雨来临时,他却第一个出现在闸上开闸关闸……他就是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诚实守信,响水县海堤堤防管理所普通职工、共产党员刘洪柱。

“他是个把开关闸当作事业的人”

2019年12月1日清晨,温度只有零下2℃左右。6点钟的海边天才麻麻亮,刘洪柱利索地起床,穿戴整齐后又套上一件厚棉袄,走出宿舍直奔控制室,赶在涨潮前关上通向灌河的高港闸。

早饭后,刘洪柱看了看窗外,戴上棉护膝,裹紧厚棉袄,骑上摩托车开始巡防海堤路。大约一个小时后,刘洪柱巡防结束,回到管理所。“王所长,蒲港那边的泥浆太多了,这两天趁着天气好我去清理一下,不然再冷就该冻住了。”刘洪柱搓着双手走进监控室,和正在值班的管理所所长王士清商量,把10多公里外、他们管理的另一座闸的淤泥清除掉。吃完午饭,刘洪柱又套上厚棉袄,带上工具,骑上摩托车去蒲港闸了,一直干到天黑才回所里……

响水县海堤堤防管理所位于黄海边上,终日海风呼呼,海浪涛涛。1984年从部队转业回乡的刘洪柱,被安置到该所工作,每天根据涨落潮时间开关闸,巡防海堤路,这看似简单而枯燥的两件事,刘洪柱这一干就是35年。那时的海堤还都是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来去出行全靠自行车。35年来,他每天来回骑行30公里到蒲港闸、高港闸上去开闸、关闸、巡堤,算下来,这么多年他大约骑了31.8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8圈。

当时管理所条件简陋,七八个人吃住在3间老瓦房里。“刚来的时候,这附近是一片荒凉的滩涂,连自来水也没有,我们就在宿舍门口挖了口水井打水吃。”所长王士清说。因为条件艰苦,当初和刘洪柱一起工作的七、八位同志先后离开了海堤堤防管理所。

工作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不说,有时还得不到左右邻居及亲人的理解。然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刘洪柱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毫无怨言,始终保持对开关闸工作的无限热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的崇高情怀。“工作责任挺大的,干不好,对不起党的培养,所以为党做事,必须要诚实守信、一丝不苟,把工作做好。”这是刘洪柱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35年里,刘洪柱一直守护着闸口和47.8公里的海堤路。随着时光的飞逝,老刘亲眼见证了海堤的成长和发展,从泥水路到砂石路再到水泥路,他从步行到自行车再到摩托车,刘洪柱骑坏了12辆自行车、4辆摩托车。在这期间,海堤所从未接到企业因引水或排水被投诉的情况,海堤堤防管理所所长王士清说:“这全亏老刘,他把开关闸工作当作事业,是头踏实肯干、诚实守信的‘老黄牛’。”

“他是个干起工作不要命的人”

休息是什么?刘洪柱或许很少体会过,他经常对身边的人说:“人生在世,要把工作干好,多做点事累不死人的。”

作为海堤所的一名老职工,刘洪柱不图享受,总是吃苦在前,不怕困难,哪里有险情,他就出现在哪里。“前几年我们这通上了自来水,今年又建了新楼,开闸放闸都是电动的、不用人工摇,条件太好了。”吃晚饭的时候,刘洪柱向妻子夸赞新宿舍条件好。在邱明霞的眼里,住进新宿舍,有了空调,冬天刘洪柱终于可以不用再挨冻了。

因为长期待在海边,刘洪柱的关节不是很好。“秋冬天的海风好像要钻到骨头缝一样,很冷。”58岁的刘洪柱已患风湿病多年,一年四季离不开护膝,每年入秋不久他就早早穿上厚衣服,三伏天也不能吹电风扇,但巡防海堤路的事却从不落下。“没事,我穿上军大衣,戴上护膝,摩托车开得慢,就没那么冷了。”面对妻子邱明霞的心疼,刘洪柱总是安慰着。

2012年8月,第10号台风“达维”和“8·10”强降雨两个自然灾害相继来袭,“达维”在陈家港沿海登陆时中心风力达12级,沿海潮位达3.89米,超出警戒位0.89米。紧急关头,刘洪柱和其他干部职工一道,全力以赴投入抗灾。当时风雨交加,雨借着风,风扯着雨,倾盆而下,正在去巡堤路上的刘洪柱顶着风雨,艰难前行。因风力太强,道路湿滑,不慎摔倒在地,膝盖、手肘多处受伤,车辆摔坏熄火无法前行,他爬起来忍着疼痛步行到海堤薄弱地段11#~12#桩进行处理并坚守观测,以防破堤或大潮风浪冲涮。没有食物供给,刘洪柱一守就是三天两夜,直到台风平息,潮水退下,精疲力尽的他才去医院进行包扎处理。和他在一起工作的同志说:“老刘,干起工作来和做人一样,言而有信,从不食言,就是个不要命的人。”

“也不是没有埋怨过,但他是个实心眼的人,总是说闸口是最重要的事,不能没人守。时间长了,我也就只能支持他,毕竟是为了工作。”因为了解刘洪柱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所有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妻子扛着。“还是儿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正好他休假在家,放学时我就让他去学校接儿子。结果老师还是打电话跟我确认后才让他接走。”如今这件事成了妻子对刘洪柱的笑柄。

老刘儿子说,他是个只顾海堤闸站不顾家的人,从没去学校开过一次家长会,满脑子只知道开闸放水、关闸保水。刘洪柱的忘我工作,是对自己事业的一份坚持,他用自己的心血谱写人水和谐的美好愿景。

“他是个只顾海堤闸站不顾家的人”

35年,弹指一挥间。刘洪柱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水利事业,为家庭所尽的义务、负的责任却很少。

“他工作特殊,虽然我们家就住在陈家港镇上,但他一年到头基本不着家,老人孩子的事都帮不上忙。”结婚30年照顾多年卧病在床的婆婆直到临终。带着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子去南京做手术,邱明霞都是一个人面对。2004年7月14日,邱明霞在附近的园区上班,下大夜班时,在路上被大货车撞倒。“当时我知道老刘肯定在闸站走不开,所以就没告诉他。”几天后,刘洪柱休假回家才知道妻子受伤。

2000年8月30日响水“8·30”水灾汹涌来袭,原本这一天,老刘准备将身患肌瘤的妻子带到南京鼓楼医院做手术的。接到所里电话,他就和妻子讲:“海堤所人手少,需要人,我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你先委屈一下,等水灾过后再去动手术。”说完一头扎进了救灾第一线,帮助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后又去了灌东、三圩盐场帮助排除场区积水,连续7天7夜坚守岗位,直至洪水排出,潮水退下,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

一提起此事,刘洪柱深感愧疚,幸好后来妻子的病情未耽误治疗,否则追悔莫及。由于长期工作在海边,人际交往少,刘洪柱只有和妻子在一起时,话才会多些。没事的时候,刘洪柱让邱明霞教他汉语拼音,他开始学习在手机上打字,给在无锡工作的儿子发微信。“现在就我们两个人了,家里也没什么事,我就准备经常过来多照顾照顾他,让他更安心地守护这闸口和海堤路。”在邱明霞看来,刘洪柱守护的海堤已成为全家人的坚守。

经常会有人说,开闸关闸这工作太枯燥、乏味,又是个苦差事。但刘洪柱从来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开闸关闸事关企业兴衰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点都不能轻视。“做人,就得诚实守信,工作就得按领导部署的要求去做,按规矩做,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号。我会一直奋战在开闸关闸的第一线。”这就是刘洪柱,一株海滩上的“盐蒿草”,一位兢兢业业、诚实守信、甘于奉献、乐于弄潮的平凡水利人,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榜样。

来源:江苏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