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男,1928年12月生,中共党员,穿城镇大元村2组村民。自13岁目睹英烈为国牺牲,姜维就向村干部许下承诺:要看好烈士墓。此后80余年,不管世事如何变化,姜维一直坚守诺言,费尽周折和艰辛为烈士们立下了墓碑,修建了陵园。年岁渐长,他又将守墓的责任交给大儿子姜亚西,老人告诫子孙后代要接力守护先烈,将他们的精神代代传承。
目睹英烈血染大地,小少年许下承诺
2022年6月11日上午,已经94岁高龄的姜维老人佝偻着身子,拄着拐杖,踩着细碎的步子,来到大元村腰庄战斗烈士陵园,看望长眠在此的8位烈士。今年已是姜维老人坚持为烈士守墓的第81个年头,说起在此安息的8位烈士的事迹,姜维老人激动不已,口中不止一次地念道“英雄不能忘记”。那是在1941年,国民党淮阴行政公署专员兼常备第七旅旅长王光夏盘踞在大元村腰庄,大兴土木,祸害百姓,屠杀地方抗日武装,公开与新四军主力部队为敌。新四军代军长陈毅下令要拔除这颗“毒瘤”,同年10月上旬,新四军独立旅二团奉命进攻腰庄,打了两天两夜,消灭了国民党政府一个营的兵力,250余人,但是我们新四军二团一个营也牺牲了近30人,营长杨振海和他的警卫员都倒在了这片土地。
当年只有13岁的姜维和战士们、村民们一起收殓烈士尸骨。因为条件艰苦,加上部队作战任务紧急,牺牲的烈士们只能被就地零散掩埋,营长杨振海和他的警卫员“小山东”就被埋在了同一个坟里。
烈士们英勇就义的悲壮场景就此深深烙在了姜维的心中,当地干部告诉小姜维:要看好烈士墓,姜维记在了心里并默默许诺:“英雄哥哥们一路走好,我会经常来看你们的。”
为烈士护陵80余载,老党员初心不改
这一承诺,姜维坚守了一生。
少年时,姜维上学放学路过时,都会提醒同学不要碰木牌,更不准随意跑到烈士墓上撒野,看到青草长高后,他就随手拔掉。
后来新中国成立,新四军烈士遗骸陆续被山东亲属认领,魂归故里,只剩下8位烈士无人认领。看着零星散落的烈士墓年久失修日渐冷清,姜维便趁着村里土地平整,自发将零散的烈士墓集中迁移至新的地方,当起了义务守墓人。
1973年,村里农田“旱改水”,时任村支书的姜维不忍心烈士长眠在水中,又将烈士墓迁至腰庄北边高地、距离自家不到300米的地方,方便平日里照看。都是土坟墓,没有水泥,姜维就自己用水泥做了块墓碑。
烈士墓虽简陋,但姜维守护得却很用心,只要有空,他就会站在家门口看看,就怕牛上去踩了墓。每年清明时节,他都会来清除杂草,给坟墓添土,祭奠烈士。
姜维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烈士墓的赤诚之心感动了乡邻,大家都十分敬重这位老书记,不少村民也会自发来为烈士扫墓。2011年,姜维老人亲手制作的那块水泥墓碑被大树砸坏,张永金、张永昌等三十多位爱心人士,在姜维老人精神感染下,自发集资6000多元,拉围墙,修坟墓,铺地坪,刻碑立传,种植花草松柏,让烈士陵园焕然一新。
2018年,穿城镇政府也拨款制碑献于墓地原碑下,并将水泥路修到了烈士陵园旁,便于大家前来祭扫。
子孙接力守护先烈,让精神代代传承
时年94岁的姜维老人年事已高、腿脚不便,但他说只要还活着一天,就守着烈士们一天。老人还告诫子女:“只要姜家有一个后人,就要一代一代守下去,一定把烈士的精神传承下去,让后人牢记这段历史。”
今年68岁的大儿子姜亚西主动从父亲姜维手里接过守墓的重任。深受父亲影响、从小就听着烈士故事长大的姜亚西当过八年的兵,有着五十年的党龄。成为“第二代守墓人”后,姜亚西把这份责任看得尤为重要。“我们从小到大,就经常听父亲讲烈士陵园里从营长到下面战士,是如何保家卫国,所以我受他影响很深,我们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首先要感谢这些老一辈的革命家,所以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现在父亲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不能经常来看望你们了,我们作为儿女,要永远继承发扬下去。”姜维老人儿子姜亚西说道。
从原来的荒草一片、荆棘丛生,到现在的松柏常青、素花环绕,丰碑矗立,80多年来,姜维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和劳累,守护着烈士陵园,靠的就是那份沉甸甸的承诺和对烈士的一腔真情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