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中国好人”宣传选树活动安排,经群众推荐、审核评议等程序,拟推荐江苏省12人作为2025年第四批“中国好人榜”候选人。现将推荐人选事迹予以公示,网民如有异议,可在2025年11月14日至11月18日期间,将意见建议反馈至电子邮箱:jsswmbddc@163.com。

“中国好人”宣传选树活动江苏评审小组

2025年11月14日

陈孟军,男,1954年9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徐州市公安交警支队退休干部。陈孟军从年轻时开始,在工作生活中始终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在职期间创建了8个小学护学岗,并率先垂范,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时段坚持到护学岗执勤。2014年退休以来,他依然坚守在徐州市解放路小学护学岗,维护秩序、指路导向、扶老携幼,还资助了3名生活困难的学生。他受聘为9所学校的交通法制副校长,开展义务讲座近百场,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交警爷爷”。[更多]
陈连芳,女,1965年1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草堰镇“心连心”志愿服务队负责人。从2000年春节前夕第一次走进草堰敬老院开始,陈连芳每年都会带着慰问品来到敬老院探望慰问,像“亲闺女”一样温暖呵护了这里的300多名孤寡老人。为了汇聚更多的爱心,2014年,她发起成立“心连心”志愿服务队,11年间奔走乡间,为遭遇困境的乡邻伸以援手,为出行不便的村民亮灯筑桥修路,先后带领志愿团队走访帮扶140余名困境儿童,用平凡坚守书写小镇大爱的暖心故事。她曾获“江苏好人”“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更多]
马巧云,女,1959年8月生,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退休药剂师。马巧云退休后成为了一名专职志愿者,十年如一日奔走在失独老人就医路上,用专业与仁爱为300余位老人撑起“晴空”,志愿服务超8000小时。她缘起于自身伤痛,秉持“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信念,为失独老人提供挂号缴费、陪诊检查、送饭送菜、心理抚慰等全方位帮扶,甚至自掏腰包精打细算为老人节省开支,婉拒所有感谢宴请。她以行动感染80余人加入志愿团队,为733位失独老人提供关爱。先后获评江苏省“优秀志愿者”“慈善之星”,荣登“江苏好人榜”。[更多]
刘大亮,男,194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刘河村人,原淮阴区棉花小学校长。他本是一名普通的乡村退休教师,却怀揣“集报育人”的初心,二十余年来奔走全国各地,自费收藏党报党刊二十余万份,并将珍贵藏品无偿捐赠给家乡刘河村,助力建成“红色读书角”。他主动担任义务讲解员,累计接待群众上万人次。他发起“情暖童心 爱佑成长”阅读关爱行动,组建全民阅读推广志愿者队伍,为困难群众和留守儿童送去定制化的阅读关怀。他的身影,犹如乡土间的一盏明灯,不仅照亮了村民的阅读之路,也为家乡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力量。他先后荣获全国乡村阅读推广人、全国二十佳藏书人等称号,其家庭也被评为江苏省书香家庭、江苏省文明家庭。[更多]
狄双成,男,1985年2月生,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九龙镇龙江社区居民。狄双成早年应征入伍,退役后依然保持着军人的责任感与热心肠。2025年10月14日,面对掉入河中迅速下沉的车辆,狄双成凭借过人的智慧和胆识,用石头砸开汽车天窗,不顾流血的手臂迅速将溺水司机拖拽出来,用实际行动展现见义勇为的精神本质。狄双成英勇救人的事迹引发全社会广泛赞誉,其救人视频24小时内全网播放量突破3.2亿次。[更多]
王玉平,男,1966年5月生,江苏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港务分公司职工。2025年10月18日,连云港海面遭遇8级大风与3.5米巨浪,一市民不慎落海,命悬一线。在附近冬泳基地游泳的王玉平闻讯立即携救生圈跃入冰冷海中,冒着被海浪吞没的危险,拼尽全力将落水者拖向岸边,在警民协助下落水者被成功托举上岸。王玉平因体力透支被离岸流卷走,又凭顽强意志游回获救,全身十多处受伤,额头更被礁石割伤,足足缝合15针。他的英勇举动赢得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好评,被赞为“惊涛里的孤勇者”。[更多]
林国凯,男,1991年5月生,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金陵小区阿毛烧烤店工作人员。2025年9月,南京市栖霞大道快速路上发生一起两车碰撞事故,前车侧门被撞得扭曲变形无法打开,后车车头严重内凹,车辆在碰撞瞬间冒出黑烟,火势一触即发。危急关头,驾车途经的林国凯迅速靠边停车,冲向事故车辆,冒着生命危险徒手从破窗中拖拽出前车被困驾驶员,又协助后车怀孕司机疏散至安全地带,片刻之后,大火吞没了前车,烈焰翻滚,浓烟蔽日。媒体转发报道,阅读观看量超百万,点赞量超3万。林国凯荣获江苏省见义勇为专项奖励。[更多]
赵兴松,男,1969年11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扬州市智慧瑞禾有限公司职工;谢红兰,女,1972年6月生,江苏省高邮市马棚街道高沙园社区居民。爱子赵恺病重时,社会各界伸出援手,筹集善款40多万元。赵恺临终前,将“回报社会”的心愿郑重托付给父母。为践行这句承诺,夫妻二人倾尽所有,将辛苦积攒的30多万元不断捐出,即便在赵兴松罹患重病后,他们还款报恩的行动也未停止,始终想着要将当年社会捐助的爱心“连本带息”还予社会。[更多]
舒龙,男,1985年11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东渚街道新就业群体党支部书记、悦“新”驿站站长、饿了么外卖员。作为一名外卖骑手,他创下平均配送时长24分钟的优异成绩,100%接单率和零投诉的纪录。作为新就业群体的党支部书记,他成立“舒龙工作室”,搭建起党组织和外卖骑手之间的桥梁,为外卖小哥提供矛盾调解、政策法规咨询等服务,为新就业群体调解劳资纠纷、意外事故等8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5%。他成立“新”意满满服务队,吸纳40余名骑手加入团队,带领成员开展安全巡查、服务群众、传递社情民意等活动,为社会基层治理贡献力量。[更多]
高驰,男,2003年4月生,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大兴镇人,昆明理工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绿茵场上,他全力拼搏、刻苦训练,凭借出色表现获评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最佳射手奖”,事迹两次被央视报道。赛场之外,他用行动反哺故土、传递梦想,牵头成立宿迁市绿茵星火志愿服务队,探索“足球+公益”活动,开展校园足球推广、社区公益培训,公益微电影拍摄等多形式的活动,以体育精神激励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足球文化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从校园走出,再将所学回馈给校园,高驰用十余年时光完成了“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蜕变。[更多]
王永才,男,1951年2月生,江苏省扬中市兴隆街道三跃社区居民。13年来,他秉持“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独自扛起儿子重度伤残、妻子双目失明、孙女先天聋哑的三重打击,撑起了这个屡经磨难的家。他每天悉心照料妻子和儿子的起居,喂饭擦身、按摩护理,风雨无阻地推着儿子去医院透析;为了让孙女接受教育,每周花八个小时送她去镇江特教中心,八年近400个来回,牵着孙女的手追寻希望。家中虽简朴却整洁有序,他始终乐观面对邻里。王永才用平凡日常诠释责任与担当,以丈夫的忠诚、父亲的坚韧和爷爷的温情,默默守护着家人,传递着亲情的伟大力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