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专题2025 > 专栏|文明单位创建优秀案例展示 > 正文
每一朵浪花都是孩子成长的守护(连云港海事局)
2025-05-22 17:39:00  来源: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每一朵浪花都是孩子成长的守护

连云港海事局

近年来,溺水已成为危害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杀手,防溺水成为各地各部门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一环。连云港海事局作为水上交通安全主管机关,始终牢记“让航行更安全、让海洋更清洁”的初心和使命,组织开展水上安全“浪花课堂”志愿服务项目,普及水上安全、传播海洋文明。

一、依托海事船艇资源打造文明实践阵地

连云港海事局依托海事旗舰船艇开设水上安全“浪花课堂”,将水上安全教育课搬到了船艇甲板,以中小学生为重点,通过专业的知识讲解、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和航海体验等,开展水上交通安全宣传、航海知识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定向邀请和网络招募等形式,主动邀请市民群众和师生家长登上海巡艇,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互动体验、实景模拟等,提高广大市民群众尤其是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水上安全意识。

学生们在家长陪同下参加水上安全“浪花课堂”,参观“海巡31”轮直升机库

二、拓展项目内容丰富内涵

“浪花课堂”共分为“红色微课”“蓝色微课”和“橙色微课”三个部分,其中“红色微课”部分主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围绕守护海疆,保护国家海洋权益展开,包括一些我国的海洋国土基本知识;“蓝色微课”主要进行航海科普知识的讲解;“橙色微课”主要进行水上安全知识教育,通过乘船注意事项讲解、游泳注意事项讲解、救生设备体验、烟雾信号演示等环节,提高广大群众的水上安全意识和溺水自救能力。

三、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参与度

在“浪花课堂”,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习船舶设备和救生设备的用法、借助现实场景模拟应急逃生和防溺水知识自救,还可以参观船舶驾驶台、机舱、船员生活区等场所,认识了解雷达、电子海图、船载系统等船艇主要设备和船舶航行知识,并随船巡航港口海域,深度体验航海魅力。设计全新的文化标识和视觉形象,打造“阿宝船长”IP形象,制作宣传单、宣传册、打卡墙、应援牌等宣传材料以及购物袋、钥匙扣、“邮戳”等文创产品,在停机坪、直升机库等区域开设互动体验区,开展海上救援演示、应急演练、利用各种救生工具进行互动体验,演示水手结、旗语等航海独特文化符号,提高活动参与度。

四、打造优秀团队保障项目实施

连云港海事局抽调“七彩海事”优秀志愿者并吸纳船员群体共同参与,整合橙色海上人命救助小分队和小红帽文明劝导志愿服务小分队,组建100人左右的“浪花课堂”义务宣讲团,宣讲团精心设计“课程环节”和“参观线路”,每场活动均有重点地进行解说演示分工,组成密切配合的“讲解组”。项目还吸纳更多社会志愿者参与,尤其是中小学老师和学生家长,邀请其担任“浪花课堂”兼职“辅导员”,做大做强宣讲团队。

五、积极融入群众产生联动宣传效应

项目积极推动“浪花课堂”与中小学生防溺水知识宣传、商渔船防碰撞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等相结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与教育部门合作,作为全市中小学生水上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实践中心,先后组织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中国航海日”海事开放日、少年海事学校“红领巾探访”等活动数十场。

邀请赣榆区未成年人成长中心小朋友参加“浪花课堂”

六、坚持公益属性传播社会正能量

项目坚持公益属性,与属地相关部门合作,暑假期间开展“水上夏令营”活动,邀请在连云港工作的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走进海事,学习航海、海洋和水上交通安全知识,乘海巡艇近距离感受大海。与市特教中心合作,在“世界自闭症关注日”来临之际,举办“关爱来自星星的孩子”专题海事开放日活动,向特殊儿童传递爱心关怀。与连云港航标处、连云港通信中心、东海救助局等多家涉海单位合作,举办“拥抱蔚蓝 平安成长”船艇开放日活动,并先后与海州湾小学、江苏海洋大学、康达学院等中小学校、驻连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

水上安全“浪花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以来,已经先后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0余场,受众4000余人次,海事船艇已成为移动的海上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和新时代海上文明实践的载体,成为广大中小学师生家长了解水上安全知识的重要窗口,营造了浓厚的水上安全氛围,带来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责编:王晶枫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