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新亭绿地公园将原本荒地植被、水体进行生态修复,与现代化的城市景观相映成趣。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6月5日,又是一年世界环境日,初夏的南京,总会给人带来特别的期待。
夏意浅浅、绿荫冉冉、青山隐隐、碧水潺潺。茶余饭后,徜徉滨江公园,观飞鸟翔集、赏江豚嬉戏,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天蓝地绿水清景色新,让生活在南京的我们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绿色福祉。”市民李鹏点赞道。
这幅美丽画卷,既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南京对生态环境潜心保护的结果。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抓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各项工作,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如今,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浓郁,一幅山水城林、古都风貌、宜居宜业的美丽南京画卷正徐徐展开。
减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
每天清晨,71岁的胡安军和老伴都要沿着秦淮河走一走,河道清洁美观、绿水随风荡漾,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这位在附近生活了40年的老人感慨:“原来躲着走,现在慢点走。”
过去,随着南京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生产生活污水流入秦淮河,流域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治污,刻不容缓。南京市“三水统筹”要求推进流域治理,强力实施侵占物体拆除控源截污、河道清淤等综合措施,大力整治水环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同时在月牙湖、莫愁湖等水体开展人工重建和自然恢复,逐步完善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2019年以来,秦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外秦淮河七桥瓮、秦淮河干流洋桥等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沿岸多处成为“美丽打卡地”。2023年,秦淮河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水,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在南京,越来越多的水体经历了与秦淮河相同的变化。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持续落实断面水质达标负责人制、水环境区域补偿、重点河湖专项监测、跨界河湖共治联管等制度,对重点河湖开展每日巡查,2023年,全市227个太湖流域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整治,42个国省考断面连续5年、11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28条入江支流水质连续3年100%达标。
水更清,天也更蓝。2023年,全市75个涉气产业园区完成大气综合整治,全面完成102台生物质锅炉淘汰或对标整治,聚焦VOCs污染排放十大关键环节开展全过程治理,滚动梳理完成1984个年度治气项目;实施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十达标”新要求,规范整治餐饮服务单位3442家……数据显示,2023年我市大气PM2.5浓度和优良天数比率的绝对值在南京都市圈排名第一,空气质量达到优级别的天数为96天,占全年超1/4,是2013年以来优级别天数最多的一年。
降碳:绿色低碳实践“全面开花”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一系列减碳行动在南京全域铺展开来,为高质量绿色发展助力蓄势。
近日,在栖霞区龙潭街道大棚村的一处稻田里,两台大中型动力机械车正在田间穿梭作业,它们均匀地撒下生物炭,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吃上这份“营养餐”。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秸秆炭化还田是农业农村部重点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秸秆经炭化后,成为生产生物炭基肥的原料,最终返归农田,能够固碳减排、改良土壤、钝化重金属、减肥减药、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栖霞区利用秸秆“炭化还田”技术改良土壤已取得明显实效。去年,龙潭街道大棚村通过该技术一举增产15万公斤水稻。今年,栖霞又与南京理工大学合作,启动了以生物炭为基础的肥料综合利用大田中试项目,探索秸秆“炭化还田”技术在减肥增效和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新应用。
像这样的降碳探索,全市还有很多。走进位于江宁开发区的金智科技近零碳智慧园区,只见屋顶“趴”着光伏板,路灯上的风车在快速转动,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日夜工作忙着充电供电……金智科技低碳事业部低碳解决方案经理戚新秋在一面布满数字的能碳管理大屏前说:“这套系统可以覆盖园区60%的用电,在春季和秋季的非空调使用期间,基本上可以实现用电自给自足。”
从农业到工业,南京正以务实举措推动节能降碳取得更大实效。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南京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中以低碳城市试点为主线,着力构建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企业开展节能技改、资源综合利用、节能低碳技术研究、温室气体管控能力建设和低碳试点示范等项目。此外,南京还探索实践碳普惠机制,将公众绿色出行与“我的南京”APP深度融合,建立南京全民低碳出行公共服务平台。
2023年,生态环境部在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上发布了全国81个低碳试点城市进展评估报告,南京、常州、淮安、镇江四市获评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优良城市。
扩绿:生态修复守护“多样之美”
一对对水雉在湖面悠闲觅食、舒展身姿;头顶耸立着冠羽的凤头鸊鷉嬉戏于岛湖之中;俏皮的江豚时不时从水中探出圆滚滚的脑袋……今年5月20日,2024年度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发布,和上一年度相比,这里的飞鸟“旅客”又新增3种,其中有“山河隐者”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首次现身。
再往前,5月15日,南京环境监测中心在六合区龙袍长江湿地公园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嘴鸥,创造了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种类、数量在南京的新纪录。
生态环境好不好,就看鸟儿往哪跑。野生鸟类是自然环境的“晴雨表”,由鸟类折射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标志和生动体现。在刚刚过去的“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南京交上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
2021年10月启动的全域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目前共记录物种数367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92种,在全球首次新记录昆虫新物种2种,全国新记录昆虫3种,江苏新记录昆虫3种。
“南有紫金山,北有老山,中间有长江,南京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在全省可以说是走在前列的。从中华虎凤蝶到宝华玉兰,这些珍稀动植物的发现都在南京,这也说明了南京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早、历史长、物种丰富。”南京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专家组成员、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备新说。
珍稀动植物选择南京,既因为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独特生态资源,更得益于全市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生态底色不断擦亮。无论是编制《南京市生态空间保护区域监督管理和考核办法》,划定106块生态空间保护区,实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区域的全覆盖,还是推进江宁新济洲、六合金牛湖、溧水无想山、建邺江心洲生态岛试验区建设,成立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教联盟,组建南京生态文明教育公益讲师团,都为南京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夯实了基础。
增长: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于南京而言,建设美丽南京,关键在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能否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进,成为必答题。
近年来,南京市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的“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今年,全市将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聚焦“4266”(4大支柱产业、2个国家级集群、6大新兴产业、6个未来产业新赛道)产业体系构建,统筹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钢铁、石化、汽车、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是南京经济的“基本盘”,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0.3%。如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南京明确思路: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钢铁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绿意盎然的草坪、茂密生长的树林、宽阔平整的步道、高高耸立的彩绘冷却塔……漫步南钢工厂,“三步一景、五步一画”的场景随处可见,没有灰尘弥漫,不见煤粉飘落,自然山水和工业生产线交相辉映,漂亮得不像个“实力派”。
工厂旁的南钢智慧运营中心是南钢的“智慧大脑”。站在宽敞明亮的大厅里,只见眼前的数字显示大屏中播放着生产场景的孪生动画,火红的钢材在生产线上“穿行”,各项参数指标正在实时刷新。曾经生产线上的钢铁工人大多已变身为“白领”,他们正在对生产和经营进行实时监控,不必进入车间,轻点遥控器便可轻松远程监控钢铁生产。
“老产业”新起来,“新产业”强起来。位于溧水区的南京长安生产基地,“5G+”智慧工厂大显身手,万余零配件有序集结,不到3分钟,一台崭新的深蓝S7就能完成下线。今年6月1日,深蓝S7第10万辆量产车在深蓝南京智慧工厂正式下线。“自去年6月30日开启交付以来,‘深蓝加速度’持续展现,35天实现交付破万辆、5个月实现5万辆交付、不到一年实现10万辆量产车下线。”深蓝汽车CEO邓承浩说。
“深蓝加速度”也是新能源汽车的“南京速度”。数据显示,南京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细分领域最全的地区之一,集聚产业链各类企业近300家,其中动力电池产量全国排名位于前列,核心零部件配套齐全,换电标准探索业内领跑,智能网联加速布局。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下一步,南京将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全面推进美丽南京建设,努力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走在前、做示范”。到2025年,全面建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到2030年,美丽南京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到2035年,美丽南京全面建成,成为美丽中国样板城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