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京 > 正文
南京:打开端午传统文化潮玩新方式
2024-06-11 14:22:00  来源:南京文明网  

端午小长假,游客来到栖霞古镇游玩,体验射箭、编五彩绳、做香囊等民俗活动。 通讯员 冯欣爽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穿着汉服在夫子庙感受游园会,体验“套圈”“捶丸”“投壶”等传统游戏;亲手制作路名陶印,参与“印像南京”千人陶印计划……端午假期,南京市多个街区景区围绕传统文化传承,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打开传统文化潮玩新方式。

沉浸式玩法进景区,市集活动体验热

6月8日,夫子庙景区内人流如潮。大成殿内,一系列端午习俗体验活动令市民游客现场赞叹惊呼。“君子六艺,‘粽’享收获”活动中,市民游客亲身体验“套圈”“捶丸”“投壶”等游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福满金陵”市集活动,集结古风饰品、福运文创、创意手编等多家古风摊位,汉服爱好者在这里能淘到别具匠心的古风小物;晚间,华丽的汉服巡游表演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沉浸体验。

“给孩子买了个有他属相的糖人儿,还买了本‘通关文牒’盖章玩,活动搞得挺有意思。”6月8日下午,在夫子庙大成殿摊位前的北京游客陈霖说。

“全家人一大早就过来看龙舟比赛,莫愁湖热热闹闹的,端午节的味道很浓。孩子是第一次看,特别兴奋。”在莫愁湖公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国潮端午”盛宴正在上演。

湖面上数十支参赛队伍手摇龙舟,竞相追逐;市集区,将传统文化与风俗特色、创意市集与非遗底蕴相碰撞,各具特色的摊位前聚集不少“能工巧匠”,一展身手。

“市集里的体验项目丰富、形式多样,我家娃的参与热情很高。”市民陈奕瑶带着孩子体验了每一个小游戏。

非遗活动入街区,城市人文魅力足

手持刻刀,一笔一画,横竖撇捺间,南京的“路”就这样刻在了陶土之上。今年端午假期,一场“印像南京”千人陶印计划在玄武区1912街区举行,借助“金陵陶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外地游客感受南京本地文化之美。

6月8日,来自四川的游客向隽与朋友一起参观完“总统府”景区后,被1912街区千人陶印计划的体验活动所吸引。“以前旅游喜欢买当地的冰箱贴、书签,这次能体验刻陶印,形式很特别。”向隽告诉记者,她选择了南京路名“乌衣巷”,还准备带着与陶印的合影去乌衣巷实地打卡。

参加活动的游客在金陵科技学院志愿者的带领下体验陶印,再与自己制作的陶印合影留念,回家后,还可以收到烧制后的陶印作为纪念品。

这个端午小长假,在门东街区箍桶巷主街尽头城墙上悬挂巨幅海报,以“南京城墙”四个字作为展示亮点,向所有市民游客展示南京城墙的魅力。

“在这里打卡,太出片了!”从浙江绍兴前来南京旅游的梁旭当天穿着汉服,头戴“簪花”,手拿新买的非遗“南京剪纸”,与朋友一起在城墙下打卡拍照。

国潮消费热度高,场景拓展活动新

既有传统民俗体验,又有新消费项目,市民和游客在我市景区街区可以解锁更多传统节日的新玩法。

艾草花束、创意香囊……在熙南里街区的主题市集上,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金陵竹刻、剪纸、布艺等项目的魅力,随处可见的新奇有趣的文创产品与互动游戏,引来不少年轻消费者体验古人的生活方式。秦淮区老城南独有的建筑风格和古色古韵的氛围感,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拍照打卡,这也带动了区内汉服租赁、国风摄影等商户的人气。

随着文旅消费升级,人们在消费和旅游过程中,越来越注重个性、特色和文化体验。结合端午假期的消费热潮,南京市多区新举措不断。建邺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个夏夜,建邺区将举办“夏季嗨吃,西城不眠‘邺’”暨“西城·夜未央”杯星级商户评选活动,火锅、龙虾、微醺等美食搭配音乐、电影、运动,打造夏夜沉浸式新体验。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国潮热”与消费者回归线下体验的需求显现新增长态势。端午节是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开展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不仅可以激发消费活力,还能传承传统文化。(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 记者 田诗雨 殷学兵 卫凌云 邓露洁)

责编:孙婷婷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