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溧水区芝山村的水塘旁,一位农妇正用塘中的清水洗着衣服。抬头望去,一株株果树正整齐地栽在小山丘上。然而这番情景,在一年前几乎无法想象:曾经,这里的塘中水质恶劣,村庄面貌可谓“脏乱差”。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变化,村里人说,离不开现在的“当家人”——芝山村党总支书记李其军。
盘活思路,创新发展模式
提高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放大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是芝山村的发展思路之一。在他的倡议下,村里与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研究团队合作,开始种植特色果蔬。如今,村中还新建了酒窖、水上平台走道等设施。芝山村,正朝着集观光农业、特色餐饮、果蔬采摘、农事体验及红色遗迹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的方向发展。同时,针对村民在外务工导致农田成片抛荒的问题,村里还成立了芝山村综合社。2019年,经过科学规划,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52万元。昔日的荒山,变成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服务为民,事事办到心坎上
“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老百姓经常给某一个干部打电话,说明这个干部做事不错,老百姓们都很喜欢他。”李其军笑着说。为了听取民意以便更好地建设乡村,村干部们经常和村民们召开议事会。一位68岁的村民芮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村子里河流整治好了,晚上村民们还可以散散步,开展一些文娱活动,日子过得很惬意。
小康建设,呼唤更多“领头雁”
芝山村的发展之路,正是溧水区不断推进小康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据溧水区发改委数据,全区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各项指标增幅较快。目前,溧水区已经全面实现了低收入农户脱贫、经济薄弱村摘帽的目标任务。2019年,溧水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082元。
头雁领航群雁飞,落地生根在基层。乡村振兴呼唤更多站位高远、能力过硬、责任感强的“头雁”,引领小康建设提升“加速度”,为百姓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