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力盘活闲置资源,加强社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百合社区将原本“闲置”下来的小屋换上“新皮肤”,转型升级为微型消防站,作为居民最近的“保护伞”,营造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
巧思“速改”,场所升级
此次转型升级工作,桥林街道百合社区邀请桥林消防中队深入开展实地调研,经过创新设计,将小屋外身重新涂装成醒目的消防红,在箱体上印记“消防安全 人人有责”“关注消防 远离火灾”等标语,打造成一辆移动的“消防车”形象。微型消防站将作为新的消防宣传和演练阵地,旨在为居民筑起一道安全“防火墙”。
设施“速配”,硬件升级
走进小屋,干粉灭火器、抢险救援服、防烟面罩、逃生应急包、水枪水带、灭火毯等装备一应俱全。社区同时建立起应急响应机制、日常管理制度等,设有微型消防站长,配备专属管理人员,并邀请专家对消防安全知识和常见消防设施的使用进行培训,采取“线下培训+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模式,提升辖区居民知晓率和覆盖度。
防范“速行”,思想升级
为提高居民的应急处置能力,社区组织开展日常实用性安全教育培训。通过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燃气安全等理论讲解,帮助居民进一步提升了消防安全重视程度。活动现场,在专家指导下,志愿者通过利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毯等器材灭火的亲身体验,加强了防范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技能。
下一步,浦口区桥林街道百合社区将充分利用微型消防站,向辖区居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打造家门口的“安全圈”,实现“救早、灭小、灭初起”的救援目标,拓宽社会化消防工作新形式、新渠道,打通保障居民安全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