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四季中最炎热的。太阳高挂,阳光强烈而明亮,各种生命因为太阳的热情而充满活力。夏天,也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暑假开始了,他们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玩耍,欢声笑语,追逐打闹。
此时,南京市江浦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组织的“暑期公益课堂”正迎着烈日送来阵阵“清凉”:一股股“立德树人”“实践育人”“家风传承”“红色研学”“多方参与”沁人心脾的清爽感扑面而来。
江浦街道团结社区公益课堂里,孩子们屏住呼吸仔细观摩后,模仿起陶艺老师的一举一动;同心社区的思政研学课堂《我的“中国芯”》,孩子们聚精会神倾听着中国科技的发展史,感悟着一种使命、一份憧憬;烈士塔社区的书法教室里,孩子们一个个挺直了小身板端坐桌前,仔细观看老师示范横、竖、捺、撇、点的笔法,然后自己一笔一划反复练习……
江浦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打造了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知识和乐趣的“社会大课堂”,暑期公益课堂形式多样、遍地开花。围绕“强国复兴 童心逐梦”主题,各社区公益课堂创新“课程思政”元素,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有机渗透到教学中去。通过传授刺绣、陶艺、剪纸、捏泥人等“非遗”老物件的制作,帮助青少年了解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分享学习好人典型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进行道德与思政教育,触动青少年心灵;通过党史故事诵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大家可以把选好的小菜苗放到泡沫箱上的小孔里”“捡的垃圾统一到这边来归类”,华光社区“公益课堂之花”开在了生机如斯的大棚里、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四季如画的响堂村中……作为涉农社区,华光社区积极打造“行走的课堂”,充分发挥劳动实践育人的功能,社区充分调动辖区共建单位资源,打造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浸润式学习平台,开启了既劳“心”也劳“身”、“身心合一”、“身体力行”的学习模式,让孩子们不断增容,在泥土芳香中“研有所思,学有所获,行有所成”。
“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农业劳动,通过劳动教育,不仅给孩子提供了探索和玩耍的外部空间,还能提高他们观察力、探究力和责任感,知行合一,寓教于乐,社区的暑期课堂很精彩!”孩子家长李先生对社区的公益课堂很是肯定。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江浦街道求雨山社区“咱家小院”家庭教育服务站开展亲子诵读活动,引导青少年读好优良家风的经典案例;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引导青少年听好家训家风故事;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引导青少年做好和谐家风的践行者;开展最美家庭评选,引导青少年自觉成为优秀家风的传承者,为辖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家风传承系列活动,特别是利用暑期这段休闲的时光,让优良家风走进更多家庭、走进更多孩子们的心中,希望他们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求雨山社区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