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京 > 秦淮 > 正文
传承“老支书精神” 中华门街道奋发新时代作为
2020-04-10 14:36:00  来源:龙虎网  

“中国之治”需要这么一群人:在他们中间,有的赫赫有名,更多的却是默默无闻;有人“甘坐十年冷板凳”;有人退休后发挥余热走上脱贫攻坚第一线,有人放弃领导岗位回到农村一干就是一辈子……

在南京城南的中华门街道,就有这样一位“老支书”,她就是曾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光荣称号的陈文美。

陈文美原是部属企业的一名副处长,1996年,为加强双桥新村社区的管理,她被调到社区担任书记。不少亲朋好友不理解:“放着好好的处长不当,去干这个费力劳神的苦差事,你可不要自讨苦吃啊。”陈文美却说:“吃苦的事,总得有人来做,我是共产党员,就是来吃苦的!”就这样,她义无反顾地挑起重担,一干就是20个年头。

东家,西家,家家胜过自家;大事,小事,事事重于家事。每一次,社区居民有人患重病、家中有困难时,总能看见陈文美忙碌的身影。一年冬天的深夜,一位老人打来电话说,楼上住户楼板漏水淋湿了他的被子。陈文美当即起床,顶着刺骨的寒风赶到老人家中,帮他烘干被子,并连夜找来修理工,把渗水的楼板修复好。面对老人的感谢,她说:“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替老年人解决困难,是我这个书记的分内事!”

起早贪黑摸民情,走家入户解民难,是陈文美的日常。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她四处奔走、多方协调,建起400多平米的社区科普大学。居民在这里互帮互学,亲如一家,不少人始终不愿“毕业”。初心作信念,使命化行动,正是陈文美二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让和谐“住”进大街小巷,让幸福“走进”千家万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陈文美的带领下,荣誉伴着汗水接踵而来,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敬老模范社区”“江苏省科普文明社区”“南京市示范居委会”,等等,荣誉证书挂满了社区办公室墙头。

不久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向世界宣示了“中国之治”的成就与担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之治”正在新时代散发着耀眼光芒。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之治”的本质是人民之治,“中国之治”为人民,“中国之治”靠人民。“中国之治”和一个个基层工作者的坚守分不开,和一个个陈文美这样的“老支书精神”分不开。

中华门街道将“老支书精神”融入社区治理中,融入共产党员的骨血中,融入我们党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中,用磐石般的坚持、似铁般的担当、泉水般的奉献,把老支书精神践行在“中国之治”中,在新时代,踏新征程,有新作为。

责编:孙婷婷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