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京 > 雨花台 > 正文
破译城市凝固的历史 《金陵碑刻精华》新书在西善桥街道首发
2020-05-11 17:51:00  来源:龙虎网  

  5月9日下午,《金陵碑刻精华》新书发布暨碑刻文化研讨会在西善桥影视文旅中心举行。会上,西善桥街道党工委书记、《金陵碑刻精华》编委会主任徐立向大家介绍了编撰《金陵碑刻精华》原由和过程。

  据悉,西善桥地区是古代南京著名的文化交往之地,也是众人皆知的“风水宝地”,从两汉、六朝一直延续至明清,碑刻文物数量众多,文物价值极高,曾经在文物界引起轰动现为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明吴经墓提梁壶(中国最早的紫砂壶)等国宝级文物均出土于西善桥地区。为此,早在2012年,西善桥街道就投资百万建成了全省唯一一个街道级博物馆,即总建筑面积600平方米、藏品千余件的西善桥历史文化博物馆。现因城市规划及自身发展的需要,西善桥历史文化博物馆将整体搬迁至岱山24#地块,展陈面积扩大到5000余平方米。为普及碑刻文化,提炼博物馆特色展品,同时弥补南京在碑刻研究、展示上的空白,省文史研究馆、市文旅局、南京古都学会与西善桥街道联合编撰了《金陵碑刻精华》一书,其中八成以上拓片已被该馆征集收藏,将于开馆后分批向市民展陈。该书的出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今后研究、丰富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将发挥重要作用。

  《金陵碑刻精华》全书共分六章,共计收录133通碑刻,来自中国古都学会的专家们历时半年的编纂释读后,在忠于原碑基础上,首次修正了汉代《校官之碑》、南朝《梁始兴忠武王萧憺神道碑》、南唐《卢文进改葬记》、北宋《金陵长干寺真身塔蔵舍利石函记》以往释读的错误,经反复推敲确认古碑《刍牧勒碑》《八卦洲永禁碑》残损、模糊的部分,进而破译碑文内容,不仅如此,这次编纂还搜集了十余份收藏于民间、不为文博界所知的碑刻,首次公布唐代《钱华墓志》《朱媛墓志》中提到南京当时的行政划分属于临沂县、润州上元县的史实,而墓志中提到的鹿颈山、钱家渡的地名至今还在南京东北郊,对南京在晚唐时的行政归属和地名变迁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对研究本地的历史、人文至关重要。

  近年来,西善桥街道抢抓“两桥”城市更新改造和梅山矿业转型之机,积极谋划文旅产业,先后投资数千万元建成白家山名人铭园等多个小游园,竹林七贤等三处文化地标,未来还有影博馆、草博馆等。《金陵碑刻精华》新书首发、西善桥历史文化博物馆搬迁必将为充分挖掘西善桥地区地域文化资源,发挥重要影响和积极推动作用。

责编:孙婷婷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