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苏州 > 正文
夜探疫情防控“守夜人”
2020-02-13 10:48:00  来源:姑苏晚报  

苏锦街道谈梗上无物业区域,街道为该区域配备了物资、人员。记者李渊摄

眼下还是正月,夜深人静时,冻得人瑟瑟发抖。然而,却有一群人裹着厚厚的棉大衣,戴着口罩,坚守在各个社区疫情防控的岗位上,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摸排登记。他们是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保安、党员、居民志愿者……一张张平日里熟悉的面孔,如今更显亲切。

2月12日晚上,姑苏晚报记者兵分多路,探访社区防疫一线“守夜人”。

大嗓门的物业经理“哑了”

地点:金阊街道三元三村小区东门

“请摇下车窗,配合测量体温,出示您的通行证!”2月12日晚上7点,在三元三村小区东门口,五六个物业保安和社区工作人员正对来往人员和车辆进行排查登记,一个沙哑的声音夹杂在其中,并不明显。然而,就在几天前,这个声音还被大家戏称为“大嗓门”。

三元三村是一个老新村,居民有上万人,每天进出的车辆起码有五六百辆。因为疫情防控,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后,值守点就成了小区居民的一道安全“防线”“。大嗓门”的物业经理陈建雷带头“守夜”已经有十天了,他每天盯着各种细节“唠叨”个不停,深夜11点下班成了常态。有点吃不“消了,今天嗓子哑了,腿也有点软,站不住。”陈建雷说。

晚上7点半,出入的车辆和人员稍微少了一些。此时,大家才顾得上吃晚饭,而盒饭已经送来一个多小时了,早就凉了。“没事,吃一口饭,喝一口热水,就不觉得凉了。”金阊街道滨河社区的社工赵舒野已经连续几天在岗位上值夜班了,总结了一套防寒经验:盒饭凉了就着热水吃、套上厚厚的棉大衣、穿上以前最嫌弃的羊毛裤、身上再贴两个暖宝宝……然而,即使这样,坐在四面透风的值守点上,仍然会被冻得瑟瑟发抖。于是,大家又想个新招,一次性手套虽然薄,戴在手上还容易出汗,但是它不透风,可以让手稍微暖和一些,实在不行就多搓搓手、跺跺脚。

晚上9点,记者在值守点上待了两个小时,双手已经冰凉了。但是,大家没有一丝松懈,仍然认真地排查着进出小区的每一个人、每一辆车。等疫情结束了,我最想做“的事是好好睡一觉。”陈建雷的嗓子已经哑得快说不出话了。

公共厕所旁的战“疫”哨兵

地点:劳动路小河浜弄

2月12日晚上7点多,在姑苏区劳动路旁的小河浜弄里,三位居民志愿者正在坚守岗位,为夜间来往的居民测体温、登记、发放居民疫情防控联系卡。

小河浜弄约有三四百户居民,老年人和外来租户比较多,由于没有物业管理,疫情防控一直处于紧张状态。65岁的何纪龙是三名志愿者中的一员,这是他执勤的第三个晚上,口罩、额温枪、一次性雨衣成了他的标配。

“多亏老廖,今天条件好些了,起码有了电灯。”何纪龙说,2月11日晚上,他们就依靠公共厕所散发出的微弱灯光和手机电筒,在黑夜中检查、登记。2月12日晚上,公厕的看守员老廖承担起了后勤保障工作,为大家装了一盏灯。

晚上8点多,进出的居民逐渐少了起来,何纪龙和其他的志愿者们终于能够休息一下。老廖连忙给大家倒水,嘱咐着大家喝一点,暖暖身子。一旁的志愿者张小明赶紧端起自己的水杯,咕隆隆喝了几大口。“从小年夜开始,连续十几天了,现在不仅腰酸背痛,嗓子也有点受不了,一停下来就想喝点水润润嗓子。”张小明说,前几天下雨,晚上又湿又冷,连口热水都喝不上,现在有了老廖的帮助,终于有水喝了。临近9点,夜越来越深了,志愿者们依然守在厕所旁边的岗位上,空气中掺杂着厕所和垃圾桶散发出的特殊气味……

64岁大妈志愿当起守门人

地点:苏锦街道谈梗上乌铁疗养院

姑苏区苏锦街道谈梗上是一个城中村,无物业管理。在这个特殊时期,谈梗上的乌铁疗养院居民自发成立了志愿队伍,轮岗值守,轮班消毒,共同为小区居民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2月12日晚,64岁的王慧芳阿姨带着两位邻居一起值守。“同志,您是咱们院儿的吗?”老家在新疆的王慧芳带着一口北方口音,她拦着记者不让通行。在说明来意后,王慧芳给记者测量体温。她告诉记者,这个大院是无物业小区,只有48户居民,但是外地出租户比较多,

居民平时都是自由进出,栅栏门也是新近才重新启用的。她说:“初二上午我们群里发通知,到下午值班表就排了出来,居民自己站岗!”

居民们排出了四班岗,每岗3.5小时,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晚上值班得扛得住冻,王慧芳把自家的车子开到了门口,我们“是老小区,岗亭都没有,车子就是临时‘岗亭’。”

采访间,不时有居民进出,王慧芳就会上前询问,询问是不是大院居民;而对于出门的居民她甚至还会“多管闲事”:“非常时期,咱们上超市也不必一家老小都去,一个代表去就行啦!”

王慧芳的这班岗看似到10点结束,但是她依然把自己的手机号留在了大门口。原来,这个大院做小买卖的租户多,有些人凌晨两三点还要进出,为了方便他们出入,王慧芳主动把栅栏门的遥控钥匙揽了下来,她说:“年轻人都要上班,我们在家没事,而且睡眠浅,我来给他们把守着!”(记者 朱雪芬 严松 李渊 王可 彭化成)

责编:苏州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