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苏州 > 正文
文明苏州,瞄准“典范城市”新标杆!
2021-06-08 10:16:00  来源:苏州圆桌  

◎顾善闻 / 圆桌观察员

自成功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后,苏州又迈上了新的历史征程——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的升级版,是文明城市的标杆。

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决定——在2021年~2023年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周期中,选取部分有较强示范引领作用的全国文明城市,先行开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工作。

从“全国文明城市”到“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典范”二字,可谓一字千金。这是城市软实力的再次升华。

如果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就象征着苏州拿下了城市竞争过程中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和引领力的“文明制高点”。后者对城市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深远意义,不可估量。

雄心所向

6月3日,苏州召开全市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进大会。大会传递出了坚定的信息——苏州要力争通过3年时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2020年11月10日,中国文明网发布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名单显示,共有133个城市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经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共151个——24个省会、副省级城市,16个直辖市城区,64个地级市,47个县级市和县。

值得自豪的是,除了苏州市外,张家港和常熟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太仓与昆山获评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苏州成功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并历史性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全域化、“满堂红”。张家港和常熟还因复查测评成绩排名靠前而受到通报表扬。

苏州实现了现代与古典的融会贯通。

全国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在全国所有城市品牌中,全国文明城市的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也最大。全国文明城市无愧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吸引着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你追我赶、竞相争夺。

对于已经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殊荣的城市而言,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就成为了雄心勃勃的新目标。

苏州,这回依旧底气十足。

底蕴深厚

公元4世纪永嘉南渡,先进的中原文明开始真正影响并感化三吴之地。洛阳、长安的精致生活方式和追求典雅的审美风尚,永久性地改变了苏州人的行事风格和价值观念。自传说时代起强蛮尚武的习气逐渐消弭。取而代之的则是绵延及今的崇文重教之风。

和北方先进生产技术一道南下并融入苏州生活的,是注重整洁和卫生的文明观。唐宋时代,原本杂乱无章的城市布局变得错落有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水网密布的苏州城拥有了完整且独具特色的城市排污系统。苏湖熟,天下足。至南宋和明代,苏州终于完成了史诗般的经济和文化的千年崛起——南粮北运,衣被天下。

受到战乱波及,同时上海开埠,近代苏州的经济文化地位明显下降。不过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苏州深厚的人文底蕴得以重新展现。强大的制造业和灿烂的吴文化,是苏州再度崛起的王牌。

作为世界最大制造业基地之一,今天的苏州拥有1200多万人口,城市GDP突破2万亿元,人均GDP超过捷克、葡萄牙和希腊。更难能可贵的是,苏州茁壮成长为工业重镇的过程并没有以牺牲城市总体环境为代价。苏州园林城市的底色迄今没有发生改变。

反映明代苏州繁华风貌的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局部)。

像巴黎、伦敦这样的西方大都会,都经历过卫生环境从差到优、社会治安由乱向治的漫长历程。和经济技术硬实力类似,中国的强项,苏州的优势,恰恰在于我们有能力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几百年的道路。

对优质环境和文明素养的不懈追求,已烙刻在苏州人民的文化基因里。“十四五”开局,苏州已开始积极打造碳达峰、碳中和的“苏州样本”。同时,苏州正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有雄厚的经济物质基础和知礼守法的人民,在既有成绩之上更进一步。对苏州来说,只是时间问题。

他城经验

瞄准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殊荣的,决不仅是苏州一家。兄弟城市也在同步发力,甚至有的已在某些方面跑到前排了:

上海——这座领衔长三角一体化的国际大都市,正致力于打造看上去赏心悦目而用起来又功能齐全的“美丽街区”。比如作为上海64条永不能拓宽的道路之一的愚园路,是该市中心城区12个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人们沿着1573米长的街道可看遍22个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打造时尚美丽的现代街区呢?上海的做法是在不破坏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维修翻新并注入新业态,使得类似愚园路这样的街区成为清洁时尚的明星文艺网红街。

从2018年开始,上海出台《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旨在每年打造100个“美丽街区”,总数超过700个。上海的突出理念就是四个“打破”——打破边界、打破职能、打破机制和打破体制。推动社区管理向精细化转变,是上海理念创新的重要立足点。

礼让斑马线彰显杭州的文明和温度。

杭州——礼让斑马线已成为杭州一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城市文明名片。早在2007年,杭州公交系统便推出了针对“行人礼让”的考核以及奖惩措施。比如“321”人行横道礼让法:机动车距离人行横道还有30米时,提前减速;20米时,把车速降至5公里以下;10米时,停车礼让。这一做法先从公交行业开始,后来逐渐成为全城共识。

今天,杭州大多数没有交通指示灯的路口,均设置了斑马线禁停区。根据不同的车道,规划不同的距离。在马路中间,还专门为行人留出了加以警示的“小岛”。杭州的经验在于通过反复实践从而真正把无形的文明变成有形的、可用于操作的规范和共识。

朝气蓬勃的深圳志愿者。

深圳——深圳是远近闻名的志愿者之城。比如930米长的华强北商业街,每隔10米就有一则公益广告。2003年,深圳开始研究制定关于公益广告的规范法则。十多年来,无数的公益广告为这座大都会播撒了文明的种子。后者再以化为一批批志愿者的形式做到开花结果。

1990年深圳市义工联合会注册成立。这是中国内地第一个义工法人社团。深圳常住人口1756万,其中“深圳义工”有200多万。一座城市志愿服务越好,文明程度越高。而城市文明程度越高,人们越会格外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社会志愿服务中。深圳,已实现了这样的良性循环。

上海、杭州和深圳,都是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成绩名列前茅的城市。苏州的压力,其实一点都不小。

立刻行动

成绩,永远都是过去时。

苏州GDP全国第六、全省第一。常住人口超过千万,全省第一、长三角第二。因而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和治理能力提升,让人民群众共享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成果,理所应当是苏州全面开启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抓手。

苏州已出台《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着力实施市民精神风貌提升、“诚信苏州”建设和企业社会责任促进等十大工程。

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创建工作走深走实——苏州要切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苏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要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惩戒力度。持续放大“苏州时代新人”品牌效应,努力建设城市精神家园。

同时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让“好家风”“讲文明”和“重诚信”成为苏州人的形象标签。深入开展“八礼四仪”养成教育,优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创新和加强思政教育,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苏州运河十景之一的枫桥夜泊。

深挖历史文脉,让江南文化成为苏州的城市名片——从“吴风雅韵”的江南品质、“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革命初心”的红色印记以及“三大法宝”的奋进力量中,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注重扩大“江南文化”品牌影响力,发挥“苏作馆”旗舰优势,打造“运河十景”文化地标,推进“江南小书场”三进工程,擦亮“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金字招牌——凸显苏州“最江南”的文化特质。

高水平推进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把古城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和建设。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广大市民享有更充实、更丰富、更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

美化人居环境,让和谐宜居成为苏州的城市品质——苏州应联动开展小区环境、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优化提升行动,更大力度推动“一网通用”“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协同发展,数字化赋能重点民生领域,让城市服务触手可及。以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带动综合环境改善,推动窗口行业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持续优化透明高效的审批流程,提供增值超值的政务服务。

强化“城市美学”理念,着力提升道路、河岸、商业街区、交通枢纽等重要区域的绿化品质。积极打造街心公园、口袋公园,努力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塑“江南水乡”民居风情。

西山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坚持以人为本,让人民满意成为苏州的永恒追求——苏州要持续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功能,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头部企业合作,着力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加快推进各类场所的无障碍设施规划建设,在全社会营造爱残助残的浓厚氛围。支持各类设施和场所的适老化改造,构建医养康养相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对老年人友好的城市环境。在城市治理中引入儿童视角,推出一批贴近儿童需求的实事项目。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城乡居民共享文明城市建设成果。作为外来人口大市,苏州要特别注重对新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让更多新市民融入城市、共同发展。

……

成功入选首批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抢占“文明制高点”。这一波持续3年的“仰攻”,苏州,一定要赢,一定能赢!(顾善闻/编辑 王亭川/摄影)

责编:苏州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