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苏州 > 正文
王君:携手外籍人士 守在防疫一线
2022-03-14 11:09:00  来源:姑苏晚报  

2月17日晚上,苏州工业园区融荟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王君接到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西湖社区的通知:明天社区将进行第二轮核酸检测,需要多语言志愿者。长期在社区开展公益活动的她,早就把志愿服务融为生活的一部分,立刻忙着线上学习如何穿戴防护服。她给社区活动中认识的美国友人施爱伦发消息:“我明天要去做志愿者,要不要一起呀?”没过一会儿,就收到了施爱伦肯定的回答:“我很愿意参加!”第二天,“全副武装”的施爱伦一早就开始“站岗”。在王君的努力下,接下来的几天,越来越多的国际志愿者出现在苏州防疫一线。

外籍志愿小分队助力防疫

苏州有近3万常驻外籍人士,有留学生,也有工作、创业的人。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西湖社区有外籍人士54户、115人,其中青湖丽苑小区近一半居民都是外籍人士。“苏州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团队小伙伴每天都会收到社区外籍朋友们的各种防疫细节咨询,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地理解防疫政策。”为缓解外籍居民的紧张焦虑情绪,王君快速成立起翻译小组,密切关注疫情官方公告,第一时间将其翻译成英文分享给大家,在微信群里及时答疑解惑,消除语言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障碍。她还组织外籍朋友共同录制正能量公益宣传片,让大家通过分享居家生活感受和防疫小窍门相互鼓励。

“外籍朋友参与志愿服务以后,一方面沟通起来更顺畅了,另外一方面大家的善行义举会更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王君的呼吁得到了很多响应。57岁的美国人施爱伦在苏州生活工作近10年,目前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担任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她最先出现在抗疫前线,耐心地用英文和社区外籍人士交流,帮助他们登记信息、维持秩序、讲解注意事项,协助工作人员开展信息登记、录入等工作。61岁的法国奶奶安妮在朋友圈看到王君发布的志愿者图片后马上点赞回复:“你们好勇敢,我也要来参加!”。第二天早上,安妮6点就赶到青湖丽苑小区,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苏康码检查和发放“已采样”通行证等工作。“我看到了志愿者的努力。我认为共同抗击疫情很重要。”安妮说。越南裔美籍钢琴家丁唐也迅速投入紧张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帮忙搬运发放物资、递送检测物品、协助医务人员进行核酸采样……体力活很累,防护服很闷,但他却毫不在意地说:“病毒不分国别,抗疫人人有责。”在这期间,王君还收到了外籍志愿者发来的感谢:“谢谢你的付出,让我有机会参与到这么棒的社会服务中。”

助力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互理解是相互扶持的基础。“国际化社区尤其需要开放包容的社区氛围,让每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都能拥有好的平台,热情友善地沟通交流。”跨入公益行业后,王君一直在思考着这件事。

2018年,王君参加了苏州工业园区第四届社会创新创业大赛,凭借创新的公益理念和出色的表现,其公益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外籍人士城市融入”获得了该大赛的“创盈奖”。从社会需求出发,她创建了苏州工业园区融荟文化交流中心,着眼于外籍人士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进一步消除文化差异,在社会治理中助力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

在中国传统节日里,她积极组织外籍居民学习中国传统习俗,品尝中国特色美食。端午节期间,外籍居民在广场舞阿姨的指导下一起包粽子,将亲手制作的热腾腾的粽子送到小区保安及保洁员手中,传递社区温暖;通过开设早间太极拳课堂,向外籍居民传递健康的生活观念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结合苏州地方特色组织户外探索、历史探访等课程,带领中外家庭到太湖边采枇杷,感受特色田园美景、农耕文化。

增强外籍居民融入感、归属感的过程中,王君还善于发掘居民身上隐藏的才艺、专长,让大家都能有机会一展身手。一次学中文的活动上,王君认识了来苏州8年的丁唐,还了解到他是曾参加波兰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钢琴家,便热情邀请他给社区里热爱音乐的居民送上一场听觉盛宴,并分享人生经历和艺术追求。与施爱伦的相遇则是在一场圣诞家庭亲子活动中,施爱伦用心地准备了精致的小礼物与孩子们分享,带着孩子们唱圣诞歌曲,身上洋溢着的热情和亲和力给王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成了朋友。在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中,施爱伦对社区成员的感情不断加深,她喜欢教孩子们学习英文,“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感觉到轻松又快乐。”

“正是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外籍居民把社区的事真正当成自己的事。”王君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她会进一步完善外籍志愿者团队的招募流程、培训方式和激励机制,把社区塑造成更温暖的大家庭。

让公益之光照亮大山深处

推进外籍人士融入社区,是王君所致力的公益事业的一部分。此外,她还将社区困境儿童帮扶、社区慰老服务和山区支教作为自己长期坚持的公益使命,“跨入公益领域以来,每一天对我而言都是全新的。”

两年来,王君每年都会参与山区助学,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从上海飞至西昌,随后搭皮卡在陡峭的山路上绕一天后到达位于山顶的小学,路上需要花费4至5天,但她非但毫无怨言,反而眼中有光。“山里的孩子们都特别朴实,虽然生活条件简单,但他们对于知识有着一种特别的渴求。”王君负责教语文和英语,她抛弃刻板的教案,结合孩子们的生活,与当地老师共同探讨创新的教学方法。山区支教接近尾声时,孩子们的不舍让王君牵挂,她回到苏州后,在朋友圈发起“冬衣筹款”行动,筹集资金统一订购了376件冬衣寄到山区。她还开展线上直播支教,为大凉山深处美姑县采红学校的孩子们开设每周一次的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线上支教自2021年9月开始已持续半年,受王君影响,目前不断有新志愿者加入线上支教队伍中。王君表示,“公益创业的道路不易,但我却越走越坚定,因为它让我探寻内心的力量,创造更多的可能,温暖更多人。”(本报记者陆飞龙)

责编:苏州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