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苏州 > 正文
苏州完成第2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2022-04-28 14:01:00  来源:姑苏晚报  

“仿佛身体里憋着能量!”4月27日上午,来自吴中区的焦阳在苏大附一院采集了305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这些“生命种子”在第一时间经“绿色通道”发往北京,用以拯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他也成为我市第2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市红十字会会长、市政协副主席曹后灵前往捐献现场,看望了焦阳。

焦阳出生于1982年,老家辽宁大连,目前在吴中希尔顿逸林酒店从事酒店管理工作。“人的一生,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努力为社会发出自己的光和热。”2018年,焦阳在一次无偿献血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他人生命,就果断登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他还于去年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平台报名了器官捐献;我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他更是带领团队迅速投身到志愿服务中。

去年11月,焦阳接到了来自吴中区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其血样与一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初配成功。他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捐献,并签署了同意书。高配和体检顺利通过后,为在疫情期间顺利捐献,他谨慎防护确保自身安全,做到核酸每日一检,随后调整工作居家办公,尽可能少出门,积极为正式捐献默默地做着准备。“挽救生命,无论何时都不会停止,捐献必须全力以赴!”焦阳说。

上周五,他在妻子陪同下入院,连续5天接受动员剂注射。其间,热爱运动的他一刻闲不住,每天还跟着刘畊宏直播跳上一个多小时,也无明显不适。动员剂把造血干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焦阳说自己“身体里仿佛憋着一股能量”。这股能量很快就通过科学规范的采集,成为实实在在的“火种”,给另一个生命点燃新生的希望。

“一想到我们以干细胞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就觉得珍贵又神奇。”4月27日,受捐患者通过中华骨髓库传递了一段录音:“康复之后,我会成为一名历史老师,教书育人,这是我所学、所爱的。我和我的父母都真诚地感谢您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听了录音,正在捐献的焦阳眼睛有些湿润:“真心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新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本周六就是焦阳40周岁的生日,用他的话说,此次经历也是他献给自己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苏州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自2002年开展以来,已成为市民参与公益的自觉行动、城市文明的闪亮名片。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张献忠介绍,目前全市已有超过3.1万人报名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苏州于2003年实现了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用12年完成了第100例的捐献;到4月27日,相隔不到7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第200例的捐献。(记者 陆珏)

责编:苏州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