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正文
盐城市大丰区刘庄镇友谊村:文明花开沃野 幸福路通千家
2025-07-07 10:56:00  来源:我言新闻  

盛夏时节,万物并秀。在大丰区刘庄镇,全国文明村友谊村正以蓬勃的发展活力与和谐文明的乡风,铺展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从“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到“全国文明村”,这片热土上,文明之花绚烂绽放,乡村全面振兴的乐章铿锵奏响。

民生为本,托举幸福“夕阳红”。尽管夏日炎炎,友谊村长者食堂内却温馨祥和。86岁村民曹荣德骑着电瓶车,如往常一样,在11点准时前来用餐。当天的洋葱肉丝、青椒茶干,色香味俱全,老人赞不绝口。“食堂饭菜味道好,还实惠。60岁以上老人3元、70岁以上老人2元、80岁以上老人1元。”曹荣德笑容满面。在友谊村,长者食堂不仅是解决老年人用餐难题的场所,更是传递关爱、凝聚民心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65岁的党员志愿者陈友营退休后主动投身志愿服务,每日为出行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用行动诠释新时代奉献精神,让文明善举在乡间流淌。

党建引领,擘画发展新图景。村党总支书记徐艳2008年从南京返乡投身家乡建设,是乡村蝶变的见证者。多年来,友谊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完善。如今走进村庄,白墙黛瓦错落有致,前庭后院景致怡人,宽敞平整的道路纵横交错,路灯照明、河道整治、污水管网等设施一应俱全,村民生活环境质量显著提升。“这些变化来之不易,每一项建设都凝聚着全体村民的智慧和汗水。”徐艳感慨,“这份‘国字号’荣誉,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激励我们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产业筑基,激活振兴新动能。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2024年年底,友谊村集体收入达174万元,成绩斐然。除土地流转、物业租赁等传统收入外,灵活就业的手工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新增长点。网格员陈岗介绍,村里接到玩具订单后,将半成品分发至村组干部,再转交有手艺的农户制作,完成后统一上门验货结账,有效盘活农村闲置劳动力,增加村民收入。此外,本村能人、江苏丰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存,秉持企业与乡村共生共荣理念,企业订单激增需增员时,优先安排本村劳力;公司急需特定农产品原料时,该村积极协调土地资源,丰汇公司则给予村民等同甚至优于正式员工的待遇及完善社保。20年来,朱存坚持捐资助力村内硬件改善,实现企业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双赢。

治理创新,谱写和谐新篇章。在文明建设进程中,友谊村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村里组建的“666”服务帮,由18名党员志愿者构成,常态化开展为民服务。该体系涵盖6支服务队、6名“红管家”,聚焦6项贴近民生的服务内容,确保村民诉求5分钟内响应到位,切实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成立老书记工作室,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经验与威望优势,高效调解矛盾纠纷。前不久,老书记束长明成功调解一起房屋买卖纠纷,有力维护了乡村和谐稳定。村内文化大礼堂常年开展文娱活动,滋养村民精神家园;每逢寒暑假,村里举办寒暑假托班,关爱困境学生,丰富他们假期生活;友谊超市推行文明积分兑换制度,村民可根据家居环境等表现积分兑换商品,有效激发了大家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

如今的友谊村,文明已深植于乡村发展的肌理、浸润在村民生活的点滴。从人居环境的蝶变到乡风文明的涵养,从产业繁荣的图景到治理创新的实践,友谊村正以文明为笔、以实干为墨,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答卷,让文明之花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绽放得愈加璀璨。

责编:秦春凤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