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珍,你现在可时髦啦!不叫赤脚医生,改叫家庭医生了!”吕大爷指着诊疗桌上的家庭医生台牌,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这是国家的好政策,就是为了给咱老百姓服务得更好!您可得多帮忙宣传宣传、支持支持!”赵建珍一边回应,一边露出质朴的笑容。作为昆山市张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姚站站长,赵建珍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生动而温暖地诠释了“家庭医生”这个称呼的内涵。
心系百姓,绘就居民健康“暖心图”
南姚村不大,却处处洋溢着温馨。村里436户家庭的情况和健康档案,都深深印刻在老党员赵建珍的心里,谁家老人该随访高血压、糖尿病了,哪家的女儿、媳妇怀孕了,哪个孕妇快到预产期了,她比日历记得还清楚,总会提前一一叮嘱。村里不少老爷子爱抽烟喝酒,老太太们省吃俭用,饮食不太均衡,这些细节也都被赵建珍记在心里。她定期把大家喊到一起听健康讲座,给他们“洗洗脑”,耐心地讲解健康知识,帮大家转变健康观念,慢慢改变生活方式。在赵建珍的努力下,南姚社区卫生站服务辖区的家庭医生知晓率、满意度都特别高。赵医生办公桌的抽屉里,存放着厚厚一沓奖状和证书,这是她三四十年来用心守护、无私奉献的最好见证。但对她来说,荣誉只是工作得到的认可,村民们对她的认可和信赖,才是让她真正感到自豪的事。
赵建珍上门随访高血压病人
守护安康,构筑医患和谐“连心桥”
1990年起,赵建珍就扎根在南姚村卫生服务站,三十多年来,她用真情温暖着每一位村民。1995年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村里运输船上的工人突发休克,情况十分危急。接到求助后,赵建珍毫不犹豫地冲进风雪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往现场赶。一路上,她不知摔了多少跤,却一刻也没想着放弃。终于,她艰难地赶到船上,及时为患者进行急救并成功转运,从死神手里夺回了一条生命。像这样的故事,在赵医生的职业生涯里数不胜数,在南姚村流传了好多年,成了村民们口中的佳话。那个年代,临终关怀工作大多落在了村里赤脚医生的肩上,面对各种复杂而艰巨的临终关怀工作,她不辞辛劳,穿梭在乡村的各个角落,为那些被病痛折磨的老人送去帮助与温暖,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受到被尊重和关爱,同时也慰藉了家属无助的心灵。
赵建珍为行动不便老人上门服务
初心如磐,彰显医者仁心“真本色”
尽管这些年工作条件不断改善,但赵建珍始终保持着当年赤脚医生的优良作风。不管是大雪封路,还是狂风暴雨,只要村民有需要,她要么第一时间打开社区服务站的大门,要么背上出诊包就往村民家里赶。2024年2月23日,全市遭遇极端恶劣天气,冻雨把道路变得又湿又滑。为了能早点到岗给早起等候的老年人测血糖,她选了一条坑洼不平的近路。结果,电瓶车打滑,她重重摔倒在地,左脚内外踝骨折。手术后,身体还没完全恢复,脚踝里还打着钢钉,可她心里一直惦记着村民的健康,担心社区站的同事忙不过来。于是,出院第二天,她就不顾伤痛,拄着拐杖回到诊室,继续为村民们看病。前来就诊的居民们看到这一幕,既心疼又感动,纷纷夸赞她医德高尚,敬业奉献。
赵建珍为村民看病
赵建珍就像南姚村的一盏明灯,无论风雨多大、夜有多深,始终用自己的光芒照亮这片土地,温暖着每一个村民的心。三十四载村医路,她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把“家庭医生”的责任与担当写在田间地头、风雪夜路,也写在了村民们的笑脸上。她的故事,是南姚村的骄傲,更是千千万万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缩影。在平凡的岗位上,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未来的日子里,她还会背着出诊包,穿梭在南姚村的每一条小路上,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份健康与希望。(张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王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