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睢宁县沙集镇仝圩村,美丽静谧的小秦河绕村而过,两岸草木葳蕤,不时有成群的鸟儿盘旋,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刚到这任职时,小秦河两岸私搭乱建多,乱种乱养多。经过一年的治理,水清岸青。整治完工后,20多名村民带着鞭炮来到河岸上庆祝。”仝圩村党总支书记徐松感叹道。
今后,徐州这样的生态河道会越来越多。市水务局近日核定了2023年徐州市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任务,继今年完成1000公里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后,明年将再添1000公里生态河道。
建设+管护 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河湖是乡村水环境的 “名片”,为了建设生态河道,各县(市、区)多措并举、“内外兼修”。
今年,睢宁县水务局利用凌城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建设了生态河道小秦河。工程总投资1200万元,清淤2.62千米,两侧护砌5.24千米。
垂柳依依的丰县沙支河,莲叶田田的邳州赵墩镇二支沟,倒映着蓝天白云的新沂市窑湾镇九支大沟……全市范围内,一条条曾经的“龙须沟”在变清、变美。
沛县今年通过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水环境治理、幸福河湖建设等项目,整合资金6000万元,计划建设农村生态河道43条、166.44千米,建成后沛县生态河道覆盖率可达40%以上。
新沂市在进行水系治理的同时,还因地制宜开展临水岸线绿廊等景观建设,推动水美乡村建设串点连线成片,着力打造一幅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秀美画卷。
生态河道不仅要建设好,还要管护好。沛县今年全年累计投入农村河道管护资金2620万元,通过“五位一体”管护或委托专业管护公司对农村河道进行专业化管护,做到每一条农村河道都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并把农村河道管护考核纳入县对镇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体系;邳州市要求各镇村、街道社区建立 “一河一策”长效管护机制,定人、定岗、定责。市、镇、村三级河长加大定期巡河及宣传力度,携手群众共同打造美丽幸福河湖。
通过“建设+管护”,徐州生态河道以常态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村高质量发展。
组织+落实 生态河道覆盖率将达50%以上
河道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农村,河道不仅承担着农业生产、防洪防涝的重责,而且还是农村生态风景线和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全市共有农村河道2247条,总长度9323.3公里,其中县级河道177条2206公里,镇级河道2070条7117.3公里。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成农村生态河道共计357条,总长度2110.14公里,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达22.63%。”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生态河道是让河道既要具备自然流畅、水质优良、水清岸绿、生物多样、景观协调等美丽可观的外在感受,又要满足安全可靠、管理高效、人文彰显、惠民宜居等内在需求。
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被列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之一,为切实做好全市2023年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市水务局在各涉农县(市、区)上报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核定了2023年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任务:2023年计划全市再建设1000公里农村生态河道,其中丰县150公里,沛县150公里,睢宁县180公里,邳州市170公里,新沂市150公里,铜山区115公里,贾汪区30公里,徐州经开区40公里,港务区15公里。并要求从功能达标、水流通畅、水清岸洁、生态良好、管护到位等五个方面做好工作,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排水—清淤—岸坡整治—绿化”施工工序进行施工,确保生态河道建设标准和质量,确保2023年主汛期前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据了解,到“十四五”末,全市将建成农村生态河道长度4730公里,生态河道覆盖率将达到50%以上。
本报记者 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