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山区汉王镇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始终遵循“政府推动、社会共建、依法依规、保护权益、公正公开、奖惩结合”的原则,形成了“以建为主、奖罚结合、强力修复”的工作思路,打好“防、堵、改”三张牌,不断完善制度机制。
在信用体系建设中,汉王镇在“防”字上下功夫,突出抓好信用体系建设业务宣传培训,今年就《江苏省社会信用条例》以及国家、省、市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联合奖惩制度、信用修复机制等方面重要政策法规开展专题培训16场次;结合文明镇村创建工作,到农贸市场、景区景点开展诚信经营专题宣传教育30余场次;通过宣传展板、横幅、led灯箱设置宣传标语1000余处,营造诚信经营、诚实守信的浓厚氛围。
“刘经理,你们有一批方便面已经过保质期3天。按照相关规定,先勒令您将其下架,同时按照规定给予相应处罚,鉴于为首次发现,根据我镇‘首违免罚’的规定,现对您进行批评教育……”近年来,汉王镇不断创新执法方式方法,在“罚”字上做文章,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镇综合执法局坚持周培训制度,通过外请专家辅导、邀请上级业务部门领导现场指导和自学领学法规制度等方式,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同时,该镇分别从城管、安监、环保以及市场监督等方面完善6张权力清单,共涉及执法事项132条,为执法提供依据。在执法过程中既有力度也有温度,建立了“首违免罚”机制,对未造成影响的首次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进行教育,免处罚;对明知故犯的,一律按照处罚上限予以处罚,同时督促停工整改;对屡教不改的,及时纳入失信黑名单,依法向社会公布。今年以来,该镇共开具涉及大气环保、城市管理,安全监督、食药卫生等方面的罚单50余份,列入失信黑名单的单位4家,共涉及处罚金额110万元。
“我们对于受处罚或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与个人,不是一罚了之,而是持续跟进服务,帮助信用修复。”汉王镇经济发展办公室的刘忠玲说。信用修复,对于失信单位或个人来说至关重要。汉王镇建立完善“监督+帮扶”的信用修复机制,在推进“改”字上见成效。对于失信单位或受处罚较多、存在信用风险的单位和个人,建立“N+1”监督帮扶机制,即由党员干部牵头、人大代表监督、政协委员协助、网格员具体服务对接,确保失信单位和个人高标准完成信用修复。□ 本报记者 陈彤 通讯员 李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