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徐州鼓楼:治理有方,是何“方”?
2023-12-14 09:18:00  来源:徐州日报  

新建雨污水管网2016米,新设停车泊位140个,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公共绿地1260平方米……房龄23年的鼓楼区万隆公寓改造项目上个月全面竣工。如何让改造后的小区实现长效管理?最近,环城街道苏电社区组织“红管家”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物管会,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良好环境。

近年来,鼓楼区不断探索社会治理创新,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变成“先行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探索“多元共治”

居民自治有活力

“现在一打开水龙头水就哗哗流,水又清又亮。再也不用担心水质发黄、有杂质甚至停水了!”家住龙泰大厦的王大妈提到全楼水系统改造的事,就乐呵呵打开了话匣子。

上房近20年的龙泰大厦,因管道老化生锈,居民家中自来水长期呈暗黄色,且常因水管爆裂导致停水。为倾听民意解决“急难愁盼”,永康社区试行了“微自治”。

“8月5日我们召开业主大会,线上同步进行现场直播,将水系统改造的施工内容、成本测算及工程招投标方案等一一说明,居民表决通过。”永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郑庆标告诉记者,当天会议现场30余位业主报名,成立了收费、宣传、监督、施工协调4个工作组,之后的工程投标、筹集资金、施工进展都非常顺利,10月10日顺利完工。“在社区的引领下实行‘微自治’,既能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和决策权,又能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郑庆标认为。

一件红马甲、一顶黑帽子、一只手电筒,不管春夏秋冬,环城街道环城社区第三党支部书记、楼栋长张爱群每天晚上都会带着志愿者在小区内巡逻一遍,“我们社区散户多、监控死角多,巡逻队一边维护治安,一边了解民情,成为社区与居民沟通的‘桥梁’。”

近年来,鼓楼区不断健全社会治理制度,建立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党员楼栋长(中心户)“五级联动”的组织体系,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的“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贯通上下、联通左右,通过组织相加、工作相融,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从每年一度的社区治理创新项目大赛,到探索联动力量的社创沙龙,再到激发“头脑风暴”的小巷“治”慧论坛,鼓楼区下足苦功夫、硬功夫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激活社区治理“神经末梢”。

如何发掘“多元共治”潜能,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样板?鼓楼区民政局局长张敏提出了拓展联动路径、创新社区共建活动载体、开展项目化运作等思路,“社区阵地、社会组织、社工队伍、志愿者是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要最大限度地整合起来,形成集成效应,提升多元融合共治能力。”

升级“1+2+N”

柔性法治有温度

业主家中墙面开裂,物业公司有没有责任?不久前,家住鼓楼区风尚米兰小区的视障人士李先生因为物业不给维修墙面而拖欠物业费,被物业起诉。

了解到李先生的特殊情况,鼓楼区非诉讼服务中心调解员王青和物业公司代理律师约好,一起来到其家中调解。经过现场普法,李先生终于明白房屋维修的责任在开发商,且他的房子已过5年保修期。物业公司答应帮助李先生找第三方维修,并免去其一年物业费,双方握手言和。

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鼓楼区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出击,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消除在萌芽,实现了社会矛盾纠纷由管控向治理、由治标向治本的转变。“诉源治理”工作经验被市深改委作为改革创新典型示范在全市推广。

聚焦基层治理,升级“1+2+N”,鼓楼区打出用法治力量化解矛盾纠纷的“组合拳”:完善社会治理矛盾调处中心“主阵地”,丰富警司联动、非诉调解“双平台”功能,提升矛盾纠纷N渠道信息收集效能,破局基层社会治理难点。

近日,铜沛街道苏堤小区网格员唐玉巡查得知,王女士家下水管道老化堵塞,重新改建下水管需破开单元门前路面。住在一楼的李大爷担心会对墙体及公共管道造成损坏,坚决反对,双方争执不下。唐玉一方面积极调解,一方面通过“智慧鼓楼联动指挥平台”上报至街道网格指挥中心。很快,由司法所专职调解员、网格调解员、社区书记等组成调处专班。多次调解商量出合理解决方案,双方冰释前嫌。

“构建‘区、街、社、网’四级联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我们持续升级集受理接待、协同指挥、跟踪督办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大脑’,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鼓楼、法治鼓楼。”鼓楼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苏伟表示。

聚焦区域高质量发展,鼓楼今年开始探索涉企矛盾纠纷商事调解新模式,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组建专业化法律援助队伍,依托各街道、物资市场、劳务市场、软件园和大型商业综合体等地建立18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建成“半小时法律援助圈”。

推行“文明实践+”

德治教化有实招

初冬暖阳下,拾屯街道的小院坐满了群众,大家在观看江苏省梆子剧院演出的红色梆子戏《曙光》。

以“温暖秋冬 文明鼓楼”为主题,鼓楼区根据季节变化特点开启“秋冬模式”,保持活动频次不减、尺度不松、热度不降,不断拓展文明实践内涵,策划开展了智能红色党建书柜、主题宣讲等贴近群众需求、服务群众生活的文明实践活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指挥和调度枢纽,鼓楼指导全区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7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弱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完善社会诚信和志愿服务体系。

在鼓楼区苏堤北路肉联厂宿舍,77岁的“鼓楼榜样”乔昌兰和老伴每天都要往楼上跑几趟,照顾残疾的小秦一家三口。从10年前邻居老秦病重开始,到如今他的小孙女长到9岁,乔昌兰把这三代人当成了亲人,衣食住行样样操心。在她的影响下,经常有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来到秦家帮忙做饭、打扫卫生。

近年来,鼓楼着力让榜样精神融入基层治理的“金字招牌”,持续开展“鼓楼榜样”评选,涌现出“中国好人”19名、“江苏好人”30名、“徐州好人”32名,掀起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的热潮。

身边榜样,引领前行。鼓楼区完善榜样礼遇,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帮扶激励,并由区财政成立“榜样基金”,用于奖励和资助各级好人、道德模范和在突发事件中涌现的先进典型等。

书香致远,润心润德。鼓楼区不断拓展阅读阵地,先后建成1个区级图书馆、8个街道分馆、73个社区书屋,打造15个图书馆流动分馆,用“书香鼓楼”广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明风尚。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构成,也为其他方面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和基础。我们深入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大力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让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鼓楼区委书记罗德清表示。本报记者 甘晓妹 吴云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