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午后的暖阳让人倍感舒适,走进沛县滨河小区,金黄色的阳光与新铺设的沥青路面交相辉映,为这个曾经的老旧小区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外衣。漫步其中,耳边是在健身器材上玩耍的孩子们的欢笑声,眼前是整齐划一的停车位和正在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小区里处处透着“新”喜。
滨河小区,这个有着20多年历史的老旧小区,在经历了一年的精心改造后,如今已全面完工,焕然一新,每一处细节都见证着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沛县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创新“4+3+2”全周期管理新模式,“规建管投运”全流程发力、“留改拆增升”全路径更新,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发展规律、具有沛县特色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新路径。2023年12月,江苏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2023年度全省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名单,沛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4+3+2”全周期管理模式创新项目上榜,在全省推广。
其中“4”是4个启动条件,即100%成立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100%业主同意改造、100%业主同意拆除违建、物业费交纳率达到95%以上;“3”是设计、施工、验收3个关键环节;“2”是健全多元筹资机制和“党建引领+红色物业+群众自治”三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
在改造过程中,沛县充分尊重居民意愿,让居民成为改造的主体。小区改什么?怎么改?改造的效果如何?居民说了算。改造前,专业设计师和工程师深入社区、走进群众,摸排短板隐患,征集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并列出清单;推选老党员、老干部为居民代表,从方案征求、建材选择到工程监督,全程参与改造,居民可以随时提建议。
在置业小区、建筑公司家属院、未来城小区之间,有一片“夹心”空地,这里常年闲置、堆积了大量杂物和生活垃圾,让周边居民很烦心。在工作人员实地走访调研、充分征求居民和社区意见后,最终决定将空地改造为包含儿童娱乐区、老年健身区和休闲区的活动广场,总面积达2200平方米。广场建成后,3个小区打通了活动空间,居民来往更方便、联系更紧密、邻里更和睦,原来的“烦心地”变成了“开心地”。
改造不仅让老旧小区的“颜值”得到了提升,“内涵”也更加丰富。“我们将按照功能完善的要求,在补短板上下功夫——没有充电车棚、燃气、停车位,我们根据居民意愿补到位。既要在形象上提升,更要在功能上完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负责人说,在改造过程中,小区公共服务设施也发生了变化,如绿化带、休闲广场、阅读角等,硬件、软件齐上,面子、里子都要。
泡发干菜包包子,萝卜搓丝炸丸子……12月24日中午,置业小区居民秦素侠正在厨房忙活着,“小区改造后通上了天然气,做饭比以前方便多了。”忙碌的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爸爸妈妈上班忙,在这里我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学习,享受阅读的乐趣。”12岁的黄清旭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每到节假日,小区内新设置的阅读区就是他最爱去的地方。阅读区的设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促进了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改造出幸福,管理出长效。对改造后的小区,沛县还注重做好“后半篇文章”,形成长效管理,重点探索构建以服务居民为重点、多方参与的“党建引领+红色物业+群众自治”基层治理体系。近3年来,沛县改造小区建立红色物业10个、街道社区自治管理26个,实现“改造一个、管好一个”。
改造后的棉麻小区,由社区党支部组织老党员、老干部与物业公司共同建立的红色物业,让群众广泛参与管理,形成“党建引领+红色物业+群众自治”机制,充分激发居民的主人翁精神,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进一步提升群众支持度、参与度与满意度,让原来一无绿化、二无健身场所、三无充电桩车棚的“三无”老小区,蝶变成有文化宣传、有便民设施、有物业服务、有党群驿站的“四有”新小区。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据了解,沛县列入住建部“十四五”改造计划的老旧小区共32个,建筑面积44.9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改造完成36个老旧小区,涉及建筑面积达46.6万平方米、居民4980户,2025年计划将城区内2000年底前建成未改造的36个老旧小区全部改造完成,涉及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居民1459户,超额完成“十四五”期间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本报记者 李薇薇 通讯员 刘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