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党校受教育,一线解难题 徐州贾汪全力推进“万名党员进党校”全员培训
2025-04-14 09:08:00  来源:新华日报  

4月初,徐州市贾汪区委党校,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员培训正在展开。清晨7点半,全体学员在操场列队,举行升旗仪式,重温入党誓词,重问入党初心。这是贾汪区“万名党员进党校”全员培训的日常场景,也是全区党员锤炼作风、凝聚力量的生动缩影。

在党校报告厅,《党建引领、凝聚合力,绘就和美乡村新篇章》专题课课堂座无虚席。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紫庄镇岐山村几十年来的对比图,岐山村党总支书记杨永以“抓好支部班子队伍建设”为切入点,结合村里宕口整治、百姓“村晚”等生动案例,将理论转化为“乡音土话”。学员们人手一本学习笔记,边听边记下“如何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村级发展动能”等思考。

2021年,贾汪区启动“万名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工作,组织学员走进区委党校学3天住2晚,沉下身心、充电蓄能。截至目前,该区共举办集中轮训班96期,培训党员10360人,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本领能力和作风态度,凝聚起推动全区各项工作落实的强大合力。

“以前,基层党员到区委党校参加培训的机会不多,我们推出这项创新举措,就是要让全区所有党员都能享受到优质党校培训资源。”贾汪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昭亮介绍,该区分层分领域设置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两委”成员、“两企三新”党员、区镇机关党员等13类培训班次,为不同领域、年龄和岗位的党员量身定制“教育套餐”,计划用5年时间将集中轮训覆盖全区2万余名党员,帮助他们在实干中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

在青山泉镇,曾经靠租金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房上村有了新变化:村党总支领办合作社,让村民用土地或现金入股,打造“家门口”食堂。从“一租了之”到共同富裕,村党总支书记刘光付的发展思路转变,源于前年在区委党校参加的一次村书记培训班。

刘光付告诉记者,培训期间的“晚间研讨”环节,学员们就“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怎样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等议题展开头脑风暴。他意识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强村与富民必须融为一体。

回村后,刘光付带着村“两委”成员谋划项目立项、厂房选址、内部整修、设备采购等,与村民群众齐心协力凑份子、想点子,历时5个月,于去年建成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入股的粗粮加工厂,成为带领群众一起奔富路的有力抓手。

将党校“小课堂”与干事“大场景”有机结合,贾汪在培训内容上下足功夫——紧贴不同培训对象实际需求和工作需要,设置服务大局、强村富民、基层治理等16个主题,让理论学习更“解渴”,指导实践更“管用”。

“我们村一直致力于发展特色农业,以前遇到技术难题总是发愁,党校课堂上聆听相关领域专家讲解,非常实用!”汴塘镇孟省村党支部书记周亮说,培训中的“定制课程”就像一把把钥匙,为党员打开解决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问题的大门。

在培训中,专家们详细讲解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孟省村提供宝贵指导。受此启发,周亮带着村“两委”利用“汴塘煎饼坊”打造“家门口”就业项目,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通过非遗煎饼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了地方文化的传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来的时候,带着问题困惑;培训期间,学到真招实招;走的时候,带回信心办法……这是茱萸山街道龙门村治保主任刘桂成在参加党校培训后的感受。回村后,他仔细研读《网格化社会治理的贾汪实践》课件,从精细化服务入手,制定矛盾调解流程和步骤,“用老百姓的法儿,解老百姓的事儿”,两年来村里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不断提升,让龙门村实现“小事不出村”。

围绕写好全员培训的“后半篇文章”,贾汪区制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行动清单》,并将组织开展“党员说事”“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推动广大党员在贾汪“四区”并进高质量转型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汇聚更大合力,为徐州冲刺“万亿之城”贡献贾汪更大力量。□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张文东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