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打乱了人们的生活。疫情就是命令,在苏鲁两省四县交界的丰县首羡镇,身怀六甲的90后乡镇女干部郭嫽,逆向而行冲锋在“防疫”阻击战的最前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危难时刻,她选择逆向而行
▲▲▲
郭嫽的婆家在山东省枣庄市,婆婆患有帕金森,行动不便,公公是下派第一书记,工作也是非常忙碌。
按照传统习惯,今年她和丈夫做好回家过年的准备。可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控给乡镇工作带来巨大的防疫压力,镇里党员干部主动冲锋在前。郭嫽经过慎重思考,她决定留下来坚守岗位,她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争取丈夫的支持,帮她带孩子的婆婆担心:你现在有孕在身,本身行动不便,这抗击病毒又存在感染的风险,真担心有啥闪失。
最后深明大义公公婆婆不仅没有责备和不满,两位老人从山东赶来丰县和他们一起过年。亲人的理解和支持给了她很大鼓舞,在丰县首羡镇的大街小巷都活跃这一个身穿羽绒服而又行动不便的女干部的身影,她像一团火给这寒冬中的群众带来一丝战胜病毒的温暖和信心。
困难时刻,她用温情融坚冰
▲▲▲
为了保障好丰县首羡镇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她和同事们坚持深入各村细致摸排武汉来丰人员的体温检测、信息登记情况,并且在第一时间对排查信息进行汇总,按时上报来丰人员的基本情况表,留置人员身体健康状况的个人档案汇总,做到每日随访跟踪记录。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除夕之夜,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郭嫽晚上10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可是她的手机铃声没有中断过!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就要严密关注重点人群。针对个别群众思想上重视不够,有侥幸心理,对防疫工作不理解不配合。尤其在防疫的特殊时期,平常感冒同样会引起的低烧、咳嗽等症状,都会引起紧张恐慌情绪,自我隔离更会容易造成村民心中“草木皆兵”,这时村民的心理更加的脆弱。
为了做好武汉来丰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她努力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家里长辈的亲情优势,通过面对面的劝说和微信网络辅导,为首羡的父老乡亲守住心理防线。
该镇三座楼村发现一名疫区来丰人员出现发热情况,在一开始处理来丰人员自我在家隔离时,还威胁说:“我千里迢迢回家过年,谁不让我团圆我就让他全家不团圆。“工作陷入僵局,在这困难时刻怎么办?
郭嫽主动向领导要求:“我是女同志,我去做工作,他不可能把我怎么样?”她主动和医护人员到病人家里,热情的话语、亲切的笑容、感人的行动,再加上女性特有的细腻,最终将这个犟脾气的发热人员的心结打开。
面对做自己工作的这个年轻女干部,他佩服的说,你也真不易,我服了。
最后郭嫽让村干部将这名发烧的群众送到镇卫生院隔离留观。知道郭嫽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党委领导夸赞她,巾帼不让须眉,好样的!她说:“疫情当前,如果不安慰他们,他们会更焦躁、更慌乱,绝不能让隔离的人成为孤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火把,要照亮身边的人,把信心和希望传递给身边的人。”
关键时刻,她奏响防疫宣传集结号
▲▲▲
打好防疫阻击战,做好防疫宣传是关键。
作为宣传委员,她发挥宣传优势牵头联合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组建了35个宣传小队,通过新媒体微信、微博、短信、宣传车、LED电子屏、村广播喇叭、标语横幅等多种形式,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健康知识,打通防疫宣传最后一公里 ,让科学的防疫知识传递到每一位首羡村民心中。
她撰写的首羡镇“防控新型冠状病毒8条建议”,每天都通过宣传车、村喇叭循环播放:“一、不吃野味、生食;.二、出门佩戴口罩;.三、请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初三早晨,她和各个村的干部、村网格员一起,走家串户,派发防疫资料,传达防疫要求,为全镇的防疫网络编制最细微却也不可或缺的“毛细血管”。
目前,丰县首羡镇共发放防疫宣传单3300多张,张贴公共场所防疫宣传横幅200多件,确保防疫知识宣传全覆盖。
从镇到村到组、从干部到党员到群众,都自觉拧成了一股绳,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切断疫情移动传染途径。
春节期间各类拜年和聚会原本是“保留节目”,婚宴、寿宴又常常扎堆在春节期间举行,对疫情防控带来很大难度。
郭嫽主动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对准备开展集体性聚餐和婚丧嫁娶喜庆事宜的群众,进行摸排登记并宣传移风易俗重要精神和特殊时期防疫抗疫重要做法,劝说酒席延办、不办,坚决在特殊时期取消各类活动,将疫情的风险点降到最低。
她联合镇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对全镇宾馆、饭店及其他承包流动办酒席的经营户进行走访劝说,严格做到了疫情防控时期一切从简。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她发挥着身为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冲到了战场的最前线,用一份“逆行”靓丽身影守护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