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堡垒领航之光
疫情当前,每个党支部都是一座坚固的堡垒,每座堡垒都散发出温馨的光芒。
1月26日,汉源街道刘寨村成立了战“疫”临时党支部,村里的爱心人士捐助了一间活动板房供临时党支部值班使用,驻村机关干部、村里的党员和返乡大学生带头参战,吹响了战“疫”的“集结号”。
大家吃住在板房里,党支部书记刘辉已二十多天没有回家。夜幕降临,村口的灯亮了,板房里的会议也开始了。“刘寨村村民多以打工为生,一旦复工,很多人就会外出。”连续几晚,支委会商讨的主题就是复工带来的外出人员急增的问题以及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预防措施。夜已深,大家还在一起学习如何使用手机申报健康情况,商讨编撰复工、外出打工注意事项和消毒方法等友情提示传单。
先锋模范服务之光
疫情当前,每位党员都是一座耀眼的灯塔,丝丝光芒为正在艰难跋涉的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下班后,朱信波没有回家,而是去了那庄社区,自疫情防控开始至今,他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不知道走了多少遍,因为路那头是他牵挂的人。身为人大代表,朱信波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口号。疫情来袭后,他带头下沉到社区防控一线。在走到一栋居民楼下时,他打开手机灯光打了个暗号,接着透过玻璃窗有人很快回应。原来这是朱信波和武汉返乡人员赵某的一个特殊暗号,每天晚上朱信波都会来到赵某家楼下,通过视频了解其健康及生活状况。朱信波说,“在他们家楼下发视频,会感觉我们的心更近些”。
保家为民荣誉之光
疫情当前,肩头是沉甸甸的责任,责任就是保家为民的实际行动。
小街子社区党支部书记朱雷是一名退伍军人,疫情来临时他第一个冲上前线,主动承担护送疑似病例到集中隔离点的任务。“离开了部队,我肩头便是保家为民的责任!我一定会圆满完成这次任务。”朱雷说。伴随着复工的来临,人流量开始增大,因为担心部分居民的防范意识会随之松懈,朱雷每天晚上都会到各个小区详细了解交通卡口的进出情况,叮嘱值班人员务必将社区封闭政策解释清楚,严格管控人员流动。为壮大工作队伍,他动员于涛等年轻退伍军人组成青年冲锋队,负责夜间卡口执勤。于是,夜空的党旗下,出现了一个个笔直的身影。
老骥伏枥热忱之光
疫情当前,寒冷的黑夜难以动摇必胜的信念,我们共迎春暖花开。
“我虽然不是干部,但一样能为群众服务。”袁善伦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和年轻党员干部一起忙碌在韩坝新村疫情防控一线。有着多年物业管理经历的老袁虽然已年过六旬,但他对小区住户很是熟悉,是居民信息的“活电脑”,在这场无硝烟的抗疫战斗中,他为排查信息、卡口管理做了大量工作。“我年纪大,觉少,睡得晚,就让我来。”老袁打开手电筒,又承担起夜晚巡逻的任务。这束光照到哪里,哪里就能听到“不聚餐、不聚集、少外出、少流动”的吆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