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蒙昧、野蛮而到文明,现代化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世界上既没有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社会文化、基本国情的不同,决定着现代化道路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不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准确把握其本质内涵,就必须将其置于历史长河和现实实践中,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特质、来龙去脉以及实践走向。
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物质文明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础和前提,物质文明发展程度决定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同时,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物质存在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物质存在方式起作用”。这意味着,精神文明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且必要的支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物质文明发展的进程和方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相互制约。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体现。在其指向的人类社会发展轨迹中,物质资料所有制的高级形态,总需要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集体认知才能与之相适应,支撑更高级社会形态的稳定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实现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客观需要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中,“未来社会”的人所具备的特征是“自由而全面发展”,而真正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都不可或缺。“先发现代化”的西方社会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遮蔽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其实质是“见物不见人”,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精神贫乏甚至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要克服这一弊病,就不能以精神世界的塌方为代价,放任物质追求片面膨胀。这就给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既要物质财富极大充足,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相协调是体现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
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宣传彰显
在新中国建设时期,毛泽东就提出要关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这是对“两个文明”相协调现代化探索的开创性贡献。
改革开放时期,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入对“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探索。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理论和实践不断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对“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理念作出了深刻诠释。
党的十八大以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实践探索走向了新境界。一方面,我们经济总量快速增加,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我们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制定发展规划、出台重大政策的过程中,始终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环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弘扬,不断推进乡风文明、民风淳朴、家风良好等精神文明建设,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新风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复兴,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的提高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的传播过程。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的同时,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高国家软实力、展现国民精神新面貌,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让我们中华民族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好宣传和有力彰显。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带领人民积极探索推进现代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功开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家现代化领域的内在逻辑表现,还是现代化实践在中国历史维度中发展成熟,并将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的必然路径,更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国家现代化实践经验。无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两个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作者:陈光裕 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