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无锡 > 正文
夜校热出圈,点亮群众“夜生活”
2024-05-23 09:12:00  来源:无锡日报  

夜幕降临,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灯火通明,室内座无虚席,台上,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尹惠新拿起毛笔和颜料在宣纸上演示,寥寥数笔,鲜活的线条跃然纸上,台下发出阵阵赞叹,学员体验到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绘制和毛笔用法的精妙之处。这是新吴夜校最近备受追捧的课程之一。

与当下的天气一样,新吴夜校的热度在持续升温。记者从新吴区文明办获悉,半年来,全区开设各类夜校课程50余个共310个班次,服务群众6000余人次,覆盖老中青三代,有效丰富了群众的“夜生活”。

各取所需,课程设置丰富多彩

夜校承担着提升教育水平、提高文化素质的社会职责。无锡高新区(新吴区)通过联合机关部门、群团组织、国企与外资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实践阵地结对共建单位,将有效资源最大化,根据群众普遍需求,开设相关课程。通过摸排,文艺体育、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技能培训等内容成了群众上夜校的“刚需”课程。

新吴夜校开设的不少课程都是老少咸宜。比如,随着智能手机拍摄功能的提高和完善,用手机镜头发现、记录身边生活成为常态,基本可以满足记录、社交、参赛等需求,越来越多的居民希望提升自己的手机拍摄水平。为此,旺庄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设了手机摄影夜校课程,每周六晚,都会吸引大量居民前来参与,既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大家跟着老师的讲解,学习使用各类常见拍摄软件,了解如何拍摄出优质的照片和视频。“我喜欢旅游,看到好看的风景就拿起手机拍,但总感觉同样的照片没有别人拍得好,通过学习才知道手机拍摄居然还有这么多技巧。”参加培训的蒋阿姨高兴地说。

值得一提的是,该区很多夜校保持了较强的延续性,人气越来越旺。例如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水墨课堂、江溪的吉他公益课堂等,开课以来期期爆满。据悉,接下来新吴夜校还将针对热门课程,适当增加场次,并开展相关课堂网络直播,满足更多群众的需求。

配强师资,增加课程“含金量”

保障课堂内容质量,师资力量是关键。为此无锡高新区下足功夫,配强师资力量、丰富培训资源、创新教学形式,来确保教学效果。

为提升师资水平,新吴夜校积极对接无锡相关院校进行公益教学。同时,还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优秀志愿者等人士的作用,让夜校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活力。如邀请惠山泥人非遗传承人周永清现场教学;邀请“中国好人”宋乐讲述自己随身携带AED救人的事迹,讲解急救知识。

在新吴夜校里,青年夜校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名师“坐镇”。该区文明办联合团区委共同打造青年夜校,集中各方师资力量,活化利用阵地资源,延长实践阵地开放时间,延伸文明实践服务触角,延展精神文明广度。江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邀请无锡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鹿守璋、留青竹刻非遗传承人谈闻安等专业人士,开展了篆刻“大师班”、留青竹刻非遗文化公益大课堂、吉他公益课堂等青年夜校课程,吸引众多青年人参与。每周二、六晚上,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英语角都会有不少青年职员、海归人员、学生加入,全国百优志愿者Peter与大家围坐一圈,用英语聊生活、聊理想。据了解,个人IP打造、美妆彩妆、手机摄影、短视频制作等都是当下夜校受到欢迎的课程。

营造氛围,形成终身学习新风尚

“夜校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新模式,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能助力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学习氛围,将带动全社会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新风尚。”新吴区文明办人士表示。

每周二晚上六点半,鸿山街道鸿泰苑第一社区夜校的女书课堂准时开课。开放舒适的环境打破了传统教室的拘谨,学员们围坐一圈,提笔描摹,感受修长秀丽、婀娜飘逸且具有独特女性之美的文字魅力。学员刘女士表示:“家门口的夜校成了我的‘充电站’,现在下班之后放下了手机,在这里学习提升,感觉很充实。”

相关街道和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拓展夜校学习阵地,打造课堂品牌,为居民充电赋能。硕放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深化“硕艺·学堂”品牌,开展全民文化艺术公益普及,涉及20多门培训课程,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旺庄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依托“智惠·旺庄”公益艺体培训项目,目前在夜间常设瑜伽、健身操、气功等多门免费课程。梅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创新工作方法,整合各类资源,开设舞蹈、摄影等课程,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记者 张安宇)

责编:杨梦媛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