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本市老年人网络直播消费情况展开了调查。调查显示,老年人在直播间下单的欲望较强,单次最高消费集中在1000元—3000元,有近四成老年人沉迷于直播购物。62%的受访者遇到过货不对板、虚假宣传等问题,且维权存在门槛。互联网工具进入银龄领域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伴随着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老年群体也时常掉入消费陷阱。要在网络时代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不仅要提高老年人的网购知识和技能,还要深入发掘他们沉迷网购更深层次的情感因素,推出针对性强的防诈措施,让“银发族”使用互联网更安心、更舒心。
随着互联网“适老化”提升,网络营销及诈骗手段也逐渐“适老化”。一些不良商家为牟利,“精心”设置夸张宣传、饥饿营销、“苦情戏”等网购圈套套路老年人。不少老年人对数字消费了解较少、数字素养比较弱,难以辨别花样百出的网络商品信息。要防止老年群体踩坑,提高其对数字消费的认知非常重要。去年10月,宿迁市宿豫区电商产业园开展“2024京东暖阳行动”——“搭把手计划”,为老年人详细讲解购物步骤、操作购物流程,宿豫分局的民警也到现场宣讲,用实际案例让老年人警惕网购乱象。守护好“银发族”的“钱袋子”,老年学校、社区街道及公益组织不仅要着眼于弥合数字鸿沟,还要举办针对性强的网购防诈课堂,手把手教、面对面讲,让老年人提高辨别能力并掌握维权渠道和方法,助力老年人乐享“数字消费”。
调查分析,一些老人沉迷直播购物是因为社交孤独而产生空虚感,从而将情感寄托在网购上。帮助老年群体摆脱网购成瘾,要着重填补其精神空白。让他们将更多精力放在“网外”,首要的是子女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多些关心与陪伴,耐心引导老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随着健康老龄观逐渐成为共识,社会各界愈发关注“银发族”的精神需求,无锡多个板块近年来都开办了老年公益课堂,用多样有趣的课程丰富老年群体的精神世界。从根本上防止老年群体陷入数字沉迷,还可以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其参与社区治理等,帮助老年人找到自我价值,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更有意义。
(周邾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