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市惠山区劳动人事争议巡回仲裁庭正式揭牌,堰桥仲裁公开庭首次启用,当庭审理仲裁一件职工工资拖欠纠纷,并得到了圆满解决。“这个劳动仲裁公开庭真是便捷有效!”参加庭审观摩的企业职工们说。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企业职工劳动矛盾增多、劳资纠纷比往年有所增长,惠山区人社、工会等部门与街道携手合作,及时设立了堰桥仲裁公开庭,依法依规快速有效解决这些“家门口”的劳动关系争议案件。
惠山区某科技公司职工吴某,今年3、4月份,企业一直未按相关规定给予其应有待遇,公司以吴某不适合工作岗位及公司要求为由,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吴某提出要求支付拖欠工资3700元和补偿金2500元。前期调解没有达成一致,吴某便向惠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仲裁,区仲裁院将巡回仲裁庭开进了堰桥街道。在庭审中,仲裁员详细询问双方诉求及证据,围绕双方争议焦点,依法进行审理,并最终达成一致,由用人单位向吴某支付了拖欠工资和补偿金共计6200元。
“以前调解模式是企业和职工当事人双方,街道社保、工会参与,现在通过公开庭审,对经典案例、一个阶段性的突出问题审理,邀请其他企业观摩,进行宣教,让他们引起重视,规范自己企业发生类似情况,效果就很好!”堰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劳动仲裁在家门口就能办理,这种便民维权方式不仅给劳动者带来便利,实现调解仲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最大限度把劳资纠纷解决在基层,普及工会劳动法律法规,推动辖区内的劳动争议处理更加便捷高效,促进基层社保、工会参与社会治理迈上了新台阶。
观摩庭审后,惠山区有关专业人员为来到现场的15家企业人事管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宣传与答疑解惑。无锡梦燕制衣的吴春霞说:“这次旁听,便于企业从中吸取教训,比方说原先在管理上不完善地方,后期及时查漏补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现在政策不断变化,并且随着00后进入职场,职工心理动态和原先的诉求不一样。”
据了解,这是惠山区首个启用的仲裁公开庭,堰桥街道现有企业4000多家,2020年1—5月共调处工伤、劳资纠纷147件,比去年同期增长49%。为延伸仲裁服务、助力“六稳”“六保”,街道将社保原档案室改建成仲裁巡回庭,坚持以“三公一促”为目标,即建立一支调解公益队伍、实施争议公开庭审、定期公布典型案例和组织宣讲,依法妥善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增强法律法规知识,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发展。(胡沈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