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时许,61岁的李浩兴来到惠山区检察院一楼人民调解室,坐在接待桌前,戴起老花镜,一丝不苟地整理近期接访资料。退休后,他被惠山区检察院聘为人民调解员,只要群众有矛盾纠纷,他风雨无阻必到岗。“积累多年的调解经验还能派上用场,就想为大家做点事。”
李浩兴是原堰桥司法所所长,一位有口皆碑的“调解能手”。当初从部队回来后,李浩兴一直在基层一线从事法律工作。二十多年来,他凭着一颗强烈的事业心,凭着一股认真倔强劲,在基层调解和防激化工作中成绩斐然,荣获“全国人民调解能手”、江苏省“防止民间纠纷激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调处纠纷“老法师”。多年来,李浩兴刻苦钻研各种法律法规,特别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内容,这使他成为劳动纠纷调解的行家里手。老法师之所以能成为“法师”,原因就在于肯钻研。从部队转业后,他耐得下心啃法条,《民法典》出台后,李浩兴紧跟节奏,开始钻研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学习笔记积累了厚厚的一本。劳动合同纠纷、工伤事故、欠薪等等纠纷面广量大,错综复杂,又和民生息息相关,“要治顽症,得对症下药。”李浩兴说。他的药方就是法律,开处方就是在事实与法条之间寻找联结点。
化解矛盾“老娘舅”。李浩兴认为,最难调解的纠纷是没有法律依据,只有道德情感的纠纷。一位妻子因抑郁症自杀身亡,妻子娘家人认为其丈夫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准备大闹葬礼。老实巴交的丈夫闻讯,急忙赶来请李浩兴帮忙调解。李浩兴详细问清来龙去脉,又找来妻子娘家人问清情况。在李浩兴开解下,失去女儿的老夫妻老泪纵横,说出心里话,原来自杀身亡的妻子留下一个孩子,老夫妻俩担心孩子父亲以后再婚对孩子不好。了解了老人家的心结,李浩兴再去做丈夫的工作,对妻子的遗产作了分割,孩子和两位老人拿到了应有份额,孩子的那份遗产交老夫妻俩保管,成功化解矛盾。
默默奉献“老黄牛”。从一线岗位退下来后,李浩兴在惠山区司法局的支持下成立“老李调解室”,化解大量矛盾纠纷,联动调解奏出了“和谐音”。他在工作中总结出了“法理情”融合的调解秘诀。“接待要热情,听说有耐心,劝说有依据,找准心特点,事实要查清,将心要比心。”李浩兴说。虽然年已花甲,但他仍是耕耘于民众间,甘做聆听民声的老黄牛。上午“门诊”,下午“出诊”,他敲开了百姓家门,打开了群众心扉,他参与调解的案件,基本上都能成功,精湛的调解技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他的两大法宝。
春风细雨化干戈。李浩兴这个“调解能手”名声在外,无锡电视台多次邀请他出镜做法制节目。兄弟财产分割、父母赡养、债务纠纷、伤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婚姻纠纷……他样样经手过。至今,他仍奋斗在基层调解的第一线。对有些必须上门进行调解的纠纷,李浩兴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当事人所在村组,为他们进行调解。近年来,李浩兴调解处理的疑难纠纷达167件,平息集体上访事件50多起,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100%。(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