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劳模创新工作室’又获1项发明专利啦!”2020年3月,冯伟祖劳模创新工作室材料研发小组的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增稠剂、团状模塑料及团状模塑料的制备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这是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来取得的第7项发明成果。
“模具功臣”自学成才
冯伟祖1966年4月出生,本科学历,1984年在堰桥净化设备厂工作,历任机械加工、新品开发、设计员,跟上海来的“星期天工程师”学习掌握金工、机修、机械制图等技术。1993年2月,风华正茂的他进入求才若渴的无锡县微型电机厂。
“你要把模具研发重担挑起来!”此前模具请温州师傅做、代价大,老厂长赵汉新充分授权,让他任模具车间主任,冯伟祖深感信任和压力。他买了不少模具相关书籍自学,向厂里聘请的高工夫妻请教,从模具设计、加工工艺、成品试制等全程攻关。
独立自主开模子绝非易事,一套模具结构、总成、工艺、零部件等图纸50—100多张,那时画图纸全靠手工,冯伟祖白天夜晚连着干,每月能设计2套。1996年,日本富士公司SA203系列交货要求3个月,时间紧、难度大,冯伟祖带领模具部没到一月设计出来,并拿到一年5万只断路器“大订单”!就这样,公司模塑产品出口品牌一炮打响。
“我每年都出去考察和交流。”冯伟祖去过日本富士、三菱、东芝等大型供货企业20余次。2003年8月22日,他和总经理赵敏海在日本大田原工厂拜访及技术交流,当晚公司“双喜临门”:赵敏海的儿子出生,企业产品获富士“免检产品”!
功到自然成,冯伟祖先后任锡山市微型电机厂、锡山宏泰、无锡新宏泰的模具部长、工艺部长、制造技术中心负责人,多年来开发模具从一模二腔到多腔;从传统实压模到传递模、注射模;模塑产品已达5代、2000多个品种,贡献企业份额70%以上。
“劳模创新工作室”成果斐然
一个企业发展壮大,来自持续创新。2018年8月,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市劳动模范冯伟祖与公司创始人江苏省劳模赵汉新、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建平等3名企业劳模,积极打造“研发创新”新平台,领衔推动成立了新宏泰“劳模创新工作室”。
冯伟祖是站在国际前沿的全国BMC/SMC塑压制品模具设计“领军型”人物,工作室吸纳汇聚专家、企业人才17名,下设模具设计组、材料研发组,传承“匠人匠心”精神,实行分组与集中、研发与实践、创新与培训等相结合,并与院校“产学研”合作,开展研发攻关、科技创新、技能培训等活动,成了科研创新主战场、人才成长“新摇篮”。
“工作室成立一年时间,我们就喜获4项专利!”材料组年轻成员张颂加入后,冯伟祖悉心培育引导,张颂作为第一发明人的“团状模塑料制备”项目取得发明成果。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冯伟祖被选为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标委副主任委员,工作室骨干夏宏伟任委员兼副秘书长;冯伟祖本人共获5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
创新的“至伟成就”,莫过于企业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冯伟祖做到了!他牵头负责国内外相关标准收集及检测方法验证工作,2019年10月,他任组长的《不饱和聚酯团状模塑料螺旋流动性试验方法》在九江召开标准审查会。近几年,他们开发新材料产品已应用到新能源汽车、核电、军工等领域,成为新宏泰“十四五”发展的新“动力源”!
将“创新发展”进行到底
“‘劳模精神’,就是创新创业精神!”冯伟祖认为。他把青春年华献给了企业,将公司创新发展作为自己毕生追求。新宏泰发展的关键阶段,他几乎每天要工作到晚上8、9点钟,平时基本不请假、不休假,亲戚朋友都很难见到这位元老级“创新专家”。
“科技之花”绽放盛开,在冯伟祖等推动下,新宏泰建成国家博士后工作站、全国热固模塑技术分标会、新宏泰—哈工大低压电器研发中心、江苏省低压电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企业技术中心、无锡市企业设计中心等,成为集产品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全球断路器关键零部件的专业科技型企业。
一直“吃技术饭”的冯伟祖,又担任新宏泰董事、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等职务,分管包括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化、安全环保、后勤保障等,尽管工作更忙了,但他是实干家,仍会化一定时间、精力在劳模创新工作室,每年模具要常做600—700个品种。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又多一个职务:负责防疫工作。他说:“研发中自己是一个心细如发的人,防疫坚决无死角!”他立足岗位、身先士卒,带动团队成员在工作室启动技术研发,全面落实“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
“扩能发展对企业尤为重要。”目前,冯伟祖正全力以赴负责新材料车间募集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新建厂房7500平方米,启动设备工艺阶段,并已通过环评。这个“后劲项目”达产后,产能从7000吨跃升到2万吨,实现新材料量质“双提升”,将使企业在抵御国际市场变化中屹立不摇,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蹄疾步稳。
科技自强自立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撑。“研发创新,我此生不变!”这是冯伟祖的真实写照,更是他的人生诺言!(胡建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