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午,在通往市社会福利院3楼生活区的电梯里,记者见到了身着粉色工作服,正在搬运奶粉的“85后”姑娘王柳柳。电梯门刚打开,正在走廊里玩耍的孩子们一见到她,不约而同地称呼其“柳柳妈妈”。
在把奶粉送到库房后正准备坐下,一个约4岁大的小男孩跑过来拉住王柳柳的手,“柳柳妈妈,我要洗手。”了解孩子的需求后,王柳柳立即起身抱着小男孩去了水池边,“打开龙头先试了下水温,再让孩子把小手伸进去”。眼前的这个姑娘干事利索,短短十来分钟,已经忙不歇地完成了好几桩事,能够感受到,“柳柳妈妈”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王柳柳告诉我们,先前那个拉住她手的小男孩叫陆思源,于2017年4月被遗弃进入福利院,在送往定点的通大附院治疗后被确诊患有先天性巨结肠,同年进行了巨结肠根治术、造瘘关闭术等多项治疗。
“刚来时是个大约6斤重的婴孩,因于身体上的各项缺陷,连医生都表示转好的几率不大时,奇迹出现了。”王柳柳说,“只要有一丝改善的可能,我们都绝不会放弃治疗。去年4月,院里决定带陆思源去南京儿童医院寻医,经治疗,当年的小婴孩不仅活下来了,而且从外形看同普通孩子没什么两样,据了解,陆思源目前身高90厘米、体重13.5公斤,身体恢复得很好。为能让孩子最大程度上获取营养,院里还为他专门准备了具有特殊医学用途、易水解的小佰太能奶粉帮助孩子吸收。
“喂奶、洗澡、哄睡觉,这些看似简单的技能,要做到让这些身体状况特殊的孩子不抗拒,直到现在我都在不断地学习、精进技能。”聊及这些,王柳柳透露,起初她也曾手忙脚乱,那时老护理员“手把手”地教,她一遍遍地练习,学到了很多非常适用的宝贵经验。
经过十年的磨炼,这个毕业于园艺专业、对儿童护理“零起点”的如东姑娘,已经成长为福利院保教科副科长兼儿童3组组长。由她带领的班组先后获得“市工人先锋号”、“市五一巾帼标兵岗”、“市第36次文明新风典型(集体)”,而就在前不久,这个由10名巾帼组成的集体又拿到了“省工人先锋号”的荣誉。
打开手机相册,王柳柳保存着十年来同她有过“交集”的所有孩子的生活照片,据她介绍,这一张张灿烂笑脸的背后,几乎都有不同程度躯体上和精神上的缺陷,包括唇腭裂的、先天性心脏病的、脑瘫的、精神发育迟滞的等等。但是,面对这些孩子,班组里的所有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她们的爱心感动生命、抚平创伤,给予孩子最悉心的照料。据了解,十年间,市社会福利院共有18名孩子被国内送养,40名孩子涉外送养。
王柳柳坦言,这个十年,刚好是她在社会福利院入职参加工作的十年,每每看到一口一口奶喂大的孩子有了好的归宿,被家庭收养,纵有千万般不舍,但还是希望他们能够走进正常的家庭,被父母疼爱,在未来的生活中过得更好。(记者 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