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格桑花开,这是种子对阳光的回报
2020-09-07 14:19:00  来源:江海晚报  

1997年7月,南通西藏民族中学挂牌;2002年,南通中学开始接受西藏生入校就读;2014年9月,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招生开学……23年来,众多西藏学子沐浴南通教育阳光茁壮成长。民族团结杰出贡献者、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曾盛赞:“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西藏世世代代繁荣富强的保证。你们为此作出的卓越贡献,西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昨天深夜11点,南通西藏民族中学2006届毕业生德庆玉珍见缝插针接受采访。上周,在她积极参与下,西藏首家专业社工机构——西藏星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这为德庆玉珍推进“星光计划”“阳光社区”等特教项目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她的下一期活动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

14年前,德庆玉珍以内地藏校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学成后,她重返日光城,创立拉萨海雕视角教育咨询公司,通过“阳光社区”等项目,帮助1200多名中低收入的农牧区孩子和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

德庆玉珍坦言,走上这条不平坦的创业路,是受当年在通求学的影响,“学校老师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以及他们身上所传递的正直善良、独立思考、勇于挑战、服务社会的精神和理念,让我终身受益。我希望,我也能够成长为一股推动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德庆玉珍是沐浴南通教育阳光茁壮成长,而后发挥自身力量帮助更多藏族同胞改变人生命运的众多西藏学子之一。民族团结杰出贡献者、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曾挥毫盛赞南通西藏民族中学:“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西藏世世代代繁荣富强的保证。你们为此作出的卓越贡献,西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教育治贫的民族梦想

西藏那曲地区退休职工吉措姆,在3个儿子于南通西藏民族中学毕业后,又执意让妹妹的女儿嘎玛卓玛也报考了该校。吉措姆说:“妹妹一家都是普通牧民,嘎玛卓玛在南通藏中上学,就能像我的3个孩子一样,改变她将来的命运,进而改变全家的命运。”

这些年,很多像吉措姆这样的家长,期盼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南通求学。而从这里考进高校,毕业后回到西藏创业的众多学子,都成了他们弟弟妹妹的偶像。

南通教育在雪域圣地的魅力和影响,是一批批教育工作者砥砺前行、无私奉献赢来的。

时间往前推进,南通的教育援藏工作早在23年前就开始了。

1997年7月,南通西藏民族中学正式挂牌。这一年的9月23日,他们迎来了首批离开雪域高原的61名初一新生。从此,一批批藏娃走进校门,一阵阵读书声飞出校园,深知教育治贫、知识援藏、人才兴国道理的藏中老师们,开始了他们投身民族教育的梦想。

作为华东地区唯一一所教育援藏的完中,南通西藏民族中学成就了民族教育的多项第一,并在内地西藏班校推广。

在教学管理上,他们坚定走内涵发展之路,建立大课程观,构建国家、校本、德育“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并在全国率先实施学分制和分层教学,探索出最适合藏族学生的高效课堂,率先提出并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导学案”教学模式。根据西藏学生基础薄弱、思维深度不够、遗忘率较高等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明确提出“低起点、小步走、快节奏、常巩固、多鼓励”的教学方针,增强课堂实际效果。

办学以来,学校初中毕业生中考均分在全国内地班(校)中名列前茅,高中毕业生以95%以上的本科录取率升入内地高等院校,迄今为西藏培养建设人才4000人左右。

在校长杨小凡看来,南通西藏民族中学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拥有一支不计得失、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队伍,“老师几乎没节假日,他们默默耕耘在民族教育的热土上,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

“南通老师对我的好,终生难忘!”从中国石油大学毕业、成为公务员的南朗才仁回忆起在南通的7年求学经历,满是感激。初二那年,南朗才仁患上肺结核,在老师们的悉心照顾和帮助下,他不仅很快养好身体,学业一点也没落下。正是感恩于老师们的这份情谊,工作以后,南朗才仁一家默默资助了40多名在通读书的贫困藏族学生,帮助他们从自卑走向自信。

汉藏交融的共同成长

2002年,作为江苏首批内地散插班(校),南通中学开始接受西藏生入校就读。

如何创设最适合西藏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是通中探寻的课题。他们将民族教育融入学校整个教育中,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为西藏孩子的自我发展搭建人梯和舞台。

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成了通中汉藏文化艺术交流的盛宴。舞台上,汉藏学生一起载歌载舞,共同演绎民族文化交融的华美乐章。在各种丰富的校园活动中,不少藏族孩子找到了自己的特长,找回了学习的自信。“高中三年,最辛苦、最难忘,也是最精彩的。”已是某部正连职参谋的扎西顿珠回忆,那时他喜欢唱歌,老师就抽时间单独给他培训。在校期间,扎西顿珠获得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银奖。

在通中,普通班学生会主动和西藏生结对,开展联谊活动。通过“生生结对”,两地孩子收获了铭刻一生的友谊,悄然间实现了汉藏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与交融,增强了藏族学生民族认同感、国家认同感。来自拉萨农村的桑登旺姆说,在南通的求学让她更加成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面貌,带领更多同胞富裕起来。”

不仅如此,学校还积极搭建平台,通过社会实践锻炼,激发学生的担当意识,不少西藏学子都自发加入了江海志愿者行列。学校党员教师们也与西藏生结对,更好地给予学习辅导和生活关心。

17年来,南通中学西藏班历年高考成绩在内地西藏班校一直保持领先地位,本科上线率一直保持在100%。

组团援藏的倾情奉献

“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基础教育看南通”,在远距南通4000公里之外的西藏,很多藏民对此耳熟能详。

“女儿到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就读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在西藏自治区工商联工作的巴桑说,如今,到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求学,已成为许多藏族家长的愿望和追求。

2014年9月,作为江苏对口支援西藏拉萨的窗口、“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的重点实施单位,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正式招生开学。至今,南通已先后派出4批39人(次),远赴雪域高原,在学校从事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

“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最好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西藏建设急需的人才,让他们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脱贫致富,是我们的目标。”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校长、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副校长马华说,“到这里后,大家倍感肩上责任重大。南通老师们克服各种困难,倾力打造适合藏族学生发展的实效课堂。2017年至2019年,学校连续3年中考成绩位居拉萨市之首;2019年高考本科率66.4%、上线率98.9%,创下办学以来历史新高。”

在办好学校、教好学生的同时,南通老师还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西藏,为提升当地基础教育贡献力量。5年来,他们先后面向拉萨大市举办5期“学案导学”专题教研活动,吸引超过2500人次参与,辐射那曲、阿里、山南、日喀则等地区。藏族老师达瓦顿珠表示:“从南通老师身上,我学到了不少教学手法,借鉴到教学中后,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南通西藏民族中学,到南通中学西藏班,再到拉萨江苏实验中学,23年来,南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一批批南通老师把藏族学生当成亲生儿女,不论在南通本地还是远赴高原,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倾心浇灌着高原上一朵朵美丽的格桑花,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接班人,为办好民族教育、促进民族团结、帮助藏族同胞脱贫致富贡献了南通力量。

本报记者朱晖斌 叶国 沈樑

责编:苏敏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