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全部加固,门窗油漆一新,15日,记者在崇川区唐闸古镇的老工房区域看到,修缮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南通唐闸古镇保护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修缮后的老工房将部分恢复居住功能,另一部分将建成体验馆,对外展览。
100多年前,实业家张謇在唐闸古镇创办大生纱厂。为了解决纱厂外聘的中层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居问题,其在工厂北侧的西市街旁建造了职员宿舍区——老工房。老工房坐北朝南,共有6弄,有二层楼房3幢、平房3幢,为砖木结构中式建筑,共占地3220平方米。老工房现为南通市历史建筑。
唐闸古镇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科副科长朱凯介绍,2017年,针对老工房的动迁工作基本结束。因为年久失修,老工房一些地方出现墙体开裂、梁柱倒塌的情况。向上级汇报后,南通唐闸古镇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决定分期对老工房进行修缮。2017年对临街的前两弄进行了修缮;2019年开始,对后四弄进行修缮。“我们准备在第三弄建立一个工房体验馆,让游客能够实地感受到100多年前的老工房生活场景。”朱凯说,“第四弄到第六弄,我们将其修缮后,改造成了长租公寓。”
记者在老工房的公寓样板房看到,一楼地砖、二楼地板,家具、家电、厨卫一应俱全。“做了雨污分流,水电线路全部重新铺设,每弄都设置了消防设施。”朱凯介绍,“我们以安全、舒适为标准进行了改造,租赁人可以拎包入住。不久以后,老工房将成为有人气的历史建筑。”
据介绍,唐闸历史文化街区规划总面积83.07公顷,现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处,优秀历史建筑14处,工业遗存20万平方米,是近代南通“一城三镇”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崇川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古镇保护利用工作的总要求,全力推动唐闸古镇修缮保护和产业转型。
自2016年唐闸古镇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基础设施更新工程启动以来,已经取得显著进展。按照东南大学设计院和上海交大世界遗产研究中心的设计方案,重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因素,恢复建成了“汤家巷风貌休闲区”“大达公电碾米机公司旧址”“新民巷”“复兴巷”“渡口巷”“北市街商业街”等历史文化片区,修缮及改造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文、图丨记者 任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