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医用N95口罩、护目镜、双层乳胶手套,穿上一次性隔离衣、防护服、鞋套和防水靴套等必备的防护用品。如今,每天穿得严严实实进实验室,对启东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副科长季冬华来说,依然是工作常态。
2004年,大学毕业后,季冬华就来到启东疾控中心工作,他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是中心微生物检验科负责人,作为一名疾控战士,必须始终保持防控敏感,一旦发生疫情,必须冲锋一线、任劳任怨。
今年1月底,伴随全国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南通形势也严峻起来。市疾控中心承担的标本量剧增,出现超负荷运转及人手紧缺的情况,鉴于启东疾控中心实验室人员具备该项检测能力,故发出火速支援请求。
接到通知,季冬华主动请战,但领导考虑到他孩子尚幼、父母年老,想照顾他。季冬华却再三请战,找到领导一再表明:“科室所有人中,我去最适合”,领导方才批准。
来不及过多准备和考虑,季冬华便将孩子送回农村老家,拜托给年迈的父母。他马上出发去南通。2月2日,加入南通市疾控中心的抗疫战斗。
现在回想起来,季冬华说:“在当时的情况下,说对病毒不畏惧、对家庭不牵挂,那是不可能的。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一位疾控战士,我必须做出这样的选择。”
在南通市疾控中心病毒实验室工作28天期间,标本量剧增,吃饭和休息都没有规律,24小时连轴运转更是常态。此外,季冬华还主动要求进入BSL-2实验室。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密闭的环境和充满消毒剂刺鼻的气味,沉重的呼吸面罩及束缚的防护装备,让他面临着生理上的重负和心理上的压力。身体不适,头晕呕吐的情况时有发生,然而退缩畏惧的想法却从未有过。
因疫情防控工作发展需要,南通各县市也纷纷开展了该项检测,启东疾控中心实验室也投入运转。2月29日,季冬华离开南通,回归本职岗位。刚刚回到单位,领导和同事都劝他稍做休息再来工作,季冬华婉言谢绝后,马不停蹄地投身到新一轮的新冠病毒检测工作中。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试剂配制、样品处理、核酸扩增、读取结果等步骤完成检测工作。除了高强度的工作,季冬华面临的最大风险还是看不见的病毒。若转运箱或采样管沾染病毒,或者核酸提取步骤中没有完全裂解、灭活不够彻底,都有可能让他暴露于危险之中。
季冬华深知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性,如果是假阳性就是误诊,如果是假阴性就是漏诊,无论哪种情况发生都将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不可逆转的风险,责任尤为重大。但季冬华直面病毒,毫不畏惧,冲在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疾控战士的风采。
11月26日,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南京的江苏大剧院隆重举行,省委、省政府表彰了一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季冬华荣膺“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本报记者 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