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正文
家门口的“幸福舞台”!“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进社区
2025-04-22 10:40:00  来源: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  

4月20日傍晚,盐都区盐渎街道凤楼社区凤楼大舞台前人头攒动,欢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专场演出在这里上演,笛声悠扬、戏曲婉转、歌声嘹亮,为大家奉上一场家门口的艺术盛宴。

优质节目“唱主角”

艺术魅力抵人心

演出以器乐组曲《记忆里的旋律》拉开序幕,《青城山下白素贞》《好汉歌》等一首首熟悉的曲调响起,瞬间俘获观众,大家情不自禁地跟着曲子哼唱起来。笛子独奏《春到湘江》悠扬如春风拂面,《扬鞭催马运粮忙》激昂似马蹄疾驰,赢得观众阵阵喝彩。“这笛子吹得真好,听完后心情都欢快起来了。”居民张荣龙赞叹道。

扬剧轻喜剧《王瞎子算命》凭借幽默的台词和演员夸张的肢体语言,让全场观众笑声不断。居民王阿姨说:“演员一开口我就想笑,这‘算命先生’的小动作太传神了!”唢呐独奏《圆梦》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演奏者以连续高音点燃全场。73岁的陈爷爷激动地拍手:“这唢呐声听得人浑身是劲,比过年还热闹!”压轴的扬州清曲《板桥道情》由一级演员马晓祥演唱,悠扬的唱腔,雅致的唱词让现场观众陶醉其中,纷纷拿起手机记录这令人难忘的表演。

精准点单更“对味”

匠心托起幸福感

“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是省委宣传部牵头,省文旅厅、省文联、省作协和省演艺集团共同开展的重要文化惠民活动,以江苏省内13个村(社区)为试点,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下沉。该行动自启动以来,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推出“点单式”服务机制。盐渎街道通过实地调研、投票征集等形式,结合本地群众偏好,从省级优秀产品库中精选器乐组曲、经典歌曲联唱、扬剧等多样化的节目,涵盖传统戏曲与现代艺术,确保演出内容既“接地气”又“高品质”。如扬剧轻喜剧《王瞎子算命》既保留传统唱腔,又吸引年轻观众;邓丽君金曲联唱唤起了中老年群体的青春记忆。“今年初,‘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专场演出在花吉大舞台上演,吸引上千名居民观看,节目广受好评。这次我们也延续之前的做法,在居民间征集大家喜爱的演出形式、想看的戏,真正让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盐都区盐渎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陈龙海介绍。

为提升演出质量,“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集结省内顶尖院团力量。“我们根据观众的需求和喜好,安排最精锐的演出力量,带来大家想看的节目。这次演出,不仅有马晓祥、贾建银等曲艺名家,还有很多优秀的青年演员、流行歌手,兼顾了传统曲艺和流行音乐,希望能让观众看得满意。”本场演出负责人芦家伟说。

“幸福就在家门口”

文艺照亮寻常日子

舞台前,居民刘干英早早就占了个好位置,“平常这个时候,我们一群姐妹会聚在一起跳舞,听说有演出就约着一起来了。以往都是看淮剧,这回的扬剧还没看过呢。”她期待地说。像她这样的观众不在少数:抱着孙子的奶奶、挽着老伴的爷爷、饭后出来散步的一家三口……舞台灯光照亮每一张期待的脸庞,艺术悄然消解了生活的疲惫。

最后一曲扬州清曲《板桥道情》结束,居民刘爷爷还沉浸在乐声中。“年轻时,听说有戏班子演出,隔几十里地都要跑去看,现在好节目送到家门口,这福气以前想都不敢想。”他笑着说道。

演出结束,观众的热情仍未消散。正如一位现场观众所言:“能在自家门口看到这么高水平的演出,心里暖暖的,这就是幸福!”“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不仅带来了优质节目,更让百姓真切感受到“文化惠民”的温度与力量,绘就出一幅精神共富的生动图景。

责编:秦春凤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