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断拓展活动内涵,有针对性地设计广大企业家喜闻乐见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课程设置要全面又精致,不能太过枯燥”……讨论中,大家对南通教育培训基地建设要突出特色这点形成共识,建议加强张謇企业家精神精品教育课程内容、形式上的研究和开发。
江苏省工商联宣教处处长徐洪军说,南通教育培训基地是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要深度挖掘张謇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内涵及新时代意义,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企业家,打造课堂学习、实景体验、考察调研、互动交流相融合的精品课程,让每一个来这里的企业家学有所用、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上海市工商联宣教部四级主任科员郭华荣建议,课程内容上紧扣服务“两个健康”主题,突出张謇实业救国、世界眼光、爱国情怀、兼济天下等精神特质,培养一批金牌讲解员,到各地相关培训基地对张謇企业家精神展开宣讲,形成联动发展。
来自天津市工商联的刘文扬等人认为,活动的开展不仅要有“量”的提升,更要有“质”的飞跃。要进一步明确定位,坚持讲好企业家故事,进一步突出特色;要结合不同时期的不同主题,把爱国教育、能力培训、思想熏陶等融合;要丰富形式,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座谈互动等兼顾。
结合几天的参观学习,大家建议以唐闸古镇、南通博物苑、大生纱厂等地为核心形成培训载体体系,培训内容上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策划统筹,突出核心价值,做深、做透、做精南通张謇企业家精神培训。
开门办学,扩大全国影响
如何互通互联、提高基地在全国的影响力,成为讨论会上的热点。大家认为,基地建设要放眼全国,要加强各方联动、协作,整合各地资源丰富基地内涵,提升知名度、美誉度。
“要借‘智’办学,整合利用国内外知名学府、研究机构、培训机构的资源和力量,把这里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首创的企业家学院。”徐洪军表示,要主动“走出去”,加大宣传力度,真正把基地建设成为企业家培训成长的摇篮、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的摇篮、提高企业管理能力的摇篮。
来自山东、河北等地工商联的相关负责人认为,基地的使用要向各地商会延伸,要以各地工商联为中心持续加大对外宣传,力求理念新、形式多、方式活,辐射面要涉及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企业家群体。同时,要开展结对共建,与全国各地相关的教育基地、研究院校等,进一步加强联系、深化合作,依托各地文化、教学、智库等优势,在加强企业家理想信念教育、助力张謇式企业家群体打造等方面实现新跨越。
湖南省工商联宣教处四级调研员田青十分赞同“加强合作共建”的建议,现场向南通抛出了橄榄枝:“我们湖南红色教育资源多,经济发展相对弱,和南通刚好能够形成互补互助。两地不妨发挥各自优势,结合今年建党百年这一重大主题,合作开展一系列的企业家信念教育活动,进一步扩大基地的影响力。”
规范管理,铸就响亮品牌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多地工商联相关负责人在讨论中提出推动基地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意见与建议。
浙江省工商联宣传教育部部长朱迁进等人提出,像南通这样的教育培训基地全国有不少,规范化是推动基地建设必不可少的抓手。“应考虑对各地基地进行分门别类,出台相应的制度准则,从软件、硬件两方面不断完善基地管理。”“加强建立协调反馈机制,及时统计反馈基地运营、使用情况。”
来自广东省工商联的宋瑜等人建议,加强基地建设的顶层设计,全国工商联在制定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培养相关计划时,把南通基地教育培训纳入其中;加强基地内部管理,及时梳理、发布相关课程,利用“学习强国”相关频道推出视频学习课程;建立健全机制体制,制定相应的评级、评星和奖惩制度。
铸造优质品牌,是南通基地建设的目标。对此,大家建议当地党委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各地工商联要积极履行责任,发挥牵线搭桥作用;基地自身要主动作为,以“立足南通、着眼全国”为办学理念,在高质量的课程、高标准的服务和高水准的效果上狠下功夫,增强实用性、针对性,进一步提升培训教育的感染力,扩大受众面、影响力,为全国培育优秀企业家队伍贡献积极力量。
(记者 刘璐 吴霄云 杨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