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伊始,南通市崇川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全面深化全面小康建设成果,对齐“国标”,把脉“民标”,在高品质供给上下功夫,把“民生画卷”描绘得更加出彩。
群众的生活质量,群众的幸福感,是高质量发展的检验器,是政府工作的指向灯。
“十三五”期间,崇川区推动全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人均GDP突破1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万元。“十四五”伊始,崇川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全面深化全面小康建设成果,对齐“国标”,把脉“民标”,在高品质供给上下功夫,把“民生画卷”描绘得更加出彩。
居民生活更美好
曾经的易家桥壹号院,乱种植、乱堆放、破墙开门、公共基础设施老化、占用消防通道等种种老小区陋疾一样不少。在去年崇川区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升级版”工作中,该区投入近3500万元,对这片区域进行了完善房屋设施、整洁居住环境、优良配套服务、特色主题文化、长效管理机制等五大类35小项的全方位、立体化改造。一团乱麻的老旧小区变得井然有序。
小区的设施建设、环境治理、便捷程度,与每一个居民息息相关。从去年起,崇川区按照“一街道一特色、一小区一方案”原则,以街道为主题、以片区为单元整体设计,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升级版”,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感。在去年投入4.4亿元、成功进行12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的基础上,今年,该区计划投资14亿元,将光明南村、北郭东村、北濠桥新村等50个、约27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列入改造计划,任务量是去年的4倍。“十四五”期间,崇川区将完成251个2000年前建成并交付使用的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总建筑面积1000余万平方米,住宅楼近3900幢,逾13万户居民的生活环境将大大改善。
民生保障更充分
6月22日,“崇川康民保”项目启动仪式、崇川智慧养老服务产品发布会如期举行,一次性抛出两项惠民举措。作为“医保南通保”的有益补充,凡在崇川居住、工作的南通参保对象均可购买“崇川康民保”,其住院医疗自付费用和自费费用扣除免赔额后赔付比例将分别由70%提高至91%和85%。崇川区委、区政府还将出资100余万元为全区特困、低保等特定困难对象购买“医保南通保”和“崇川康民保”,为困难群众多加码一份保障、多系一条“保险带”。
“十三五”期间,崇川区累计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172项,民生支出146亿元,较“十二五”翻一番。坚持精准施策,解决突出问题,崇川区致力强化基础性、兜底性工作,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该区将加快创建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新增就业2.1万人以上。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严格落实困难群体支出扣减制度,全面推行支出型保险制度。支持慈善会等社会力量开展救助,让城市边缘群体、“老小残”等特殊对象感受更多温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行“互联网+救助”,以数字化扫除社会救助盲点。
公共服务更优质
让民生更有温度、生活更具质感。
崇川区从居民最关心的事做起,统筹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区域资源互动融合,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新年伊始,崇川区即吹响了安置房建设的冲锋号。该区今年计划新建安置房6幅,提供房源3500套,力争11幅7000套;竣工安置房4幅,提供房源2680套,力争5幅4000套。全年安置拆迁居民1600户,力争2500户。崇川区始终把安置房建设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进行部署考虑,在老城区见缝插针尽可能原地安置,在新城区优选配套成熟地块成片建设。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提升小区品质,满足居民生活配套、休闲健身等需求,让安置小区成为向往的家园。
今年,崇川区将继续擦亮“学在崇川”的品牌影响力,加快规划布点学校建设,协调推进幸福小学等21项新(改)扩建工程,深化小学教育集团一体化改革。实施“健康崇川”行动,系统开展健康宣教、中医服务进社区等活动,扎实推进国家级健康促进示范区复审迎查。常态化落实疫情防控,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智慧养老,做优“医院—社区—居家”一体化闭环服务,全面推广“家庭病床+延续护理”服务模式。持续放大“书香崇川”品牌效应,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等。
打造“最舒心”的美好生活,崇川区积极建设和谐稳定、共建共享的平安幸福城,擦亮崇川福地金字招牌,让经济体量、财税增量更多转化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记者 袁晓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