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南通的专家们了不起,有12名通大附院的医生要去坦桑尼亚执行援外医疗任务了。”9月22日下午4点,家住虹桥街道虹桥社区的顾昌岭和老伙计们聚在虹桥公园的阅报长廊前,一边读当天的《南通日报》,一边评论报纸上的新闻。
“每天早上6点半,《南通日报》和《江海晚报》就能送到;中午11点半是《参考消息》《环球时报》《扬子晚报》等;下午5点前后还有《中国剪报》等。”热心居民沈渭江和邢奇源是阅报长廊的负责人,每天要到报廊三次更换报纸,风雨无阻。“每天一大早就有居民来看报纸了,不能让大家白跑一趟。”邢奇源说,社区为报廊订阅了八份报纸,既有本地新闻,也有国家大事、国际形势、文体新闻,很受居民欢迎。
从当天张贴的报纸上了解大事小情、感受身边变化,对老顾等居民来说已经成了习惯。“家里虽然也能看报纸,我们还是更喜欢聚在这里,一边看看报,一边聊聊天、交流交流读报心得。”顾昌岭对记者说,这里是周边最有“人气”的地方。老邻居们都愿意到这来看看报,再到对面的健身场聊聊天。大家每次读报都很认真,不单是新闻,美文、养生、理论等内容大家也很喜欢。
“阅报栏设立于2008年,来这里读报已经是不少居民的‘必修课’。”虹桥社区党委书记顾彤彤介绍,2019年,结合虹桥新村老小区改造工程,阅报栏全新升级为阅报长廊,融入“中国风”元素的长廊增加了廊檐、照明,雨天、夜里也不会影响看报了。作为党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以及传播科学与文明的重要窗口,阅报长廊不仅丰富了居民们的精神食粮,也让大家潜移默化间提升文化素养、提高生活质量。
(记者 袁晓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