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如皋“田园党建+”提速乡村振兴
红色力量领航、绿色产业添色、文明乡风劲吹——
2021-11-08 08:11:00  来源:南通日报  

“产业强,农民富,环境美,风气好。”5日下午,南通市党建学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专题调研组成员来到如皋田王村和平园池村,感慨之余,大家发现这两个“明星村”背后都有一股强大的红色力量在支撑——一个团结有战斗力的班子、一支干在先走在前的党员队伍。

近年来,如皋以打造“田园党建+”系列品牌为抓手,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齐头并进,形成了南通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典型库”,3个村获评“全国文明村”,6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聚焦特色产业

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在如皋市城北街道平园池村的各个农业景点,总能看到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男子,或在千亩藕池文化园,指导农户种植新引进的荷花;或在农耕民俗文化馆,给游客讲解留存的乡愁记忆;或在村民新建的民宿,帮忙招呼客人……他就是平园池村党总支书记刘炜建。在村民们眼里,他不仅是村领导,更是带领他们发家致富的领头雁。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在刘炜建的带领下,平园池村探索“荷藕种植+文化旅游”的发展之路,围绕“荷韵党建”打造千亩生态藕池文化园,并陆续建设了采摘园、菌菇园、水竹园、农博园、牡丹园等一大批优质农业观光园,累计吸引游客100多万人次,短短六年从一个经济薄弱村成为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0年,平园池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39.9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15万元。

围绕“党建强、乡村兴、群众富”这一目标,如皋发挥党员创业基地“孵化器”作用,成立以“支平果蔬”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党支部16个,打造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聚焦队伍培育

锻造乡村振兴“主心骨”

作为传统的纯农业村,位于长江镇的田王村过去总是无奈地戴着一顶“贫困帽”。9年前,这里来了一群敢想敢干的村干部。他们带头流转土地1280亩,大力发展苗木产业,壮大“公司+合作社+农户”集群,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的新型现代种苗产业体系,年育苗量1亿株左右,带动村民就业200多人,年均增收2万多元。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如皋以强化村干部专职化管理为抓手,建立选拔任用、教育培养、激励保障等闭环管理体系,着力打造一支留得住、干得好的“五强型”村干部队伍。如皋通过机关下派一批、退役士兵选拔一批、本土大学生村干部招录一批、与高校合作定制一批、跨村交流一批等“五个一批”渠道,进一步拓宽村干部队伍“源头活水”。

第一书记陈继露到搬经镇朱夏社区任职后,发动村里能人投资创业,带动集体每年增收15万元; 磨头镇丁冒村在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王小龙等党员中心户带动下,成立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7家,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5.6%……据统计,如皋从2010年起累计向农村选派机关驻村第一书记147名,把近百个落后村变成富裕村、和谐村、文明村。

聚焦融会贯通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最近,九华镇龙舌村村民赵贵芳逢人便推荐自家墙上的字画:“这上面写的是村规民约,号召大家红白喜事不大办,平时邻里相处要和谐。”

在居民房屋的墙面上,写上文明标语或画上美丽图画,是龙舌村去年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推出的新招——墙体彩绘。

为激发村民文明创建积极性,如皋深入开展“田园党建+乡风”文明工程,持续推进“最美家庭”“最美居民”等各类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大力培育新时代农村好乡风。

在实施“田园党建”的基础上,如皋融会贯通,将党建与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充分融合。由此,“田园党建+治理”的如皋模式应运而生。

在下原镇老坝村,有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茶馆,一张长桌、几张长板凳、一个报纸架,陈设虽简单,却是当地村民最爱去的地方。这间茶馆集政策宣传、社情收集、矛盾调解、民主议事、综合治理于一体,就开设在村党总支副书记、第一网格支部网格长周冠伟的家中。

如今,如皋已搭建起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协商议事平台,形成了“板凳会”、“港港经”议事茶馆、“议事长廊”等“微自治”阵地,全面推行“进村入户走访”“接待群众说事”等制度,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记者 陈嘉仪 通讯员 邵亚丽)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