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成行,路成景,家家门口亮堂堂,车子有处停,健身有广场。”25日,南通市如东县掘港街道银杏村10组村民朱宏军目睹眼皮底下的变化编了一句顺口溜点赞。
30多年前,他在童北老街上开了一家小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购买力越来越强,他的店外店不断扩张。今年8月下旬,村党总支书记朱正岗带来一纸违建一律拆除的通知。“家家都搭建,路堵了,河坡占了,垃圾遍地,生意渐渐减少,还是拆了好。”他思前想后,连夜搬运日用百货。仅仅15天,童北老街100多间违章建筑销声匿迹。
拆违还绿,掘港街道百日整治攻坚行动,一口气拆除华丰、环镇、环北等5个老集镇野蛮生长的违章建筑402间,拆除一处,污水管网建设、人车分离、景观微改造立马跟上,新建公厕,让商户和居民一起感受“幸福来敲门”的喜悦。
一级河道两侧退界8米、二级河道两侧退界5米、三级河道两侧退界3米、四级河道两侧退界2米……岸上鏖战急,水上擂战鼓,一场以打造生态河为目标的水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同时打响。
全域治水,南至与通州交界的遥望港,北至与城中街道交界的九遥河、东至如泰运河、西至于曹埠交界的掘遥河,15条河道、1600多个沟塘,疏浚清淤、护坡、植绿,挂图作战。疏浚河是贯通街道南北的中心河,全长11.5公里,打造生态河,两岸沿线拆除50多家农户的占坡房舍,实施生态护坡,两岸栽上榉树、桂花、中山杉和红叶石楠,沿线空地上长出6个小游园和亲水休闲平台。到目前为止,掘港街道生态河占比达到七成。
“小地块”“大变身”,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幸福。掘港街道对村居公共服务设施、污水处理、农路、等级河道、沟塘,全面推行“市场化运作+网格化管理+监管”机制,管护责任到人,由村居民代表参加打分,逐月考核,兑现奖罚。强化长效管理的指挥棒,倒逼日巡查的网格员一线发现问题、督促一线解决,让村居美丽颜值永驻。
(记者 杨新明 通讯员 马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