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关爱,凝聚着爱心人士的奉献;有一种温暖,就在你我的身边。元旦假期,南通市的志愿者们爱心服务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通过慰问学生、捐献善款、无偿献血等形式开启新的一年,让温暖流淌,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这个假期增添了不少暖意。
伊宁娃收到118个南通家庭的温暖礼包
1日,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斯拉木于孜村村委会的会议室内暖意融融,南通市石榴籽爱心公社的志愿者黄妹华代表南通118个家庭,将总价值5万多元的温暖礼包分别送到了他们结对的伊宁县的孩子们手中。
公益援疆也是南通援疆工作组的创新工作,工作组依托南通市对口支援伊宁县的大平台,组织南通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职工、爱心人士,与伊宁县各族群众家庭进行结对帮扶,持续开展了“让阅读照亮边疆孩子未来”爱心图书捐赠、“点亮微心愿、圆梦千万家”“一厘米温暖公益行”等活动。通过结对子、认亲戚、交朋友、手拉手等活动和方式,不断增强两地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持续推动通伊两地人民交流交往交融、促进民族团结。
南通市石榴籽爱心公社响应南通援疆工作组的倡议,自2018年起,他们在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持续在伊宁县开展爱心助学公益行动,累计向当地捐赠各类爱心物资总价值约165万元。
黄妹华介绍,石榴籽爱心公社已在南通筹集了30多万元,准备购买2000盏路灯,年后再次捐赠给伊宁县喀什镇、愉群翁回族乡等4个乡镇无路灯的村。
南通志愿者与贵州侗娃视频分享阅读乐趣
1日下午,崇川区新城桥街道欣欣然亲子俱乐部的志愿者们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淑婷歌队、韩抱歌队和占里村柳园歌队的侗娃们,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一起分享阅读乐趣,感受新年氛围。
当日活动,欣欣然党支部和苏通大桥收费站党支部建立友好党支部,并向3个侗族娃娃歌队“小橘灯”图书角捐赠图书。
从2016年开始,欣欣然亲子俱乐部与贵州大山深处的侗娃们结下不解之缘。“那年初春的一次贵州之行,让我与小黄村和占里村侗寨的孩子们相遇、相知。”欣欣然亲子俱乐部负责人周玉暄说,她回到南通后发起了结对贵州山区学子的爱心行动。在欣欣然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已有86个南通家庭与贵州占里、小黄等村寨侗娃结对。
元旦前夕,通师一附六年级锦泉中队等5个中队组织跳蚤市场爱心义卖,共募集善款3900余元。活动现场,同学们将这笔善款捐给3个侗族娃娃歌队,助力侗族大歌传承创新。
南通实验小学向青海玉树孩子捐衣物书籍
2021年12月27日中午,实验小学六(1)班、六(2)班和六(5)班百余名同学,齐聚该校阶梯教室,观看一场和自己相关的直播,很多小朋友睁大眼睛,寻找直播中出现自己熟悉的物品。原来这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孜荣寄宿学校为感谢南通市实验小学捐赠衣物和书籍而举行的直播。在直播中,孜荣寄宿学校的孩子们整齐地列队在操场上,由老师将南通孩子们邮寄过去的冬衣一件一件地分发到青海孩子的手上。
在屏幕前观看直播的孩子们个个瞪大了眼睛,寻找着自己捐的衣服发给了谁。一些学生表示,因为衣服里还有自己写的小纸条,期待着那边的孩子发现小纸条后欣喜的样子。每当有孩子看到自己捐的衣服被分发了,就会迫不及待地说:“快看快看,那是我捐的!”“哈哈,他们发现我塞在衣服里的小纸条了!”通过这次直播活动,实小的孩子们感受到了助人为乐的幸福与快乐,增强了以后做公益的动力。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孜荣寄宿学校是囊谦县除县城里的几个完小以外规模最大的一个村小,有600多个藏族孩子,连续多年全县统考第一。学校离县城200多公里,在山沟沟里,海拔3500米~3600米,购物、生活都极为不便。一年中大约8个月在冬季,很多孩子缺少过冬衣物、鞋帽等物资。
(记者尤炼 沈樑 通讯员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