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来参加核酸检测的吗?前方直走,23号楼前小广场。”28日,61岁的胡振华在爱国花苑小区出入口为进出小区的人进行测温验码。同一时间,他的儿子、34岁的胡雷正在支云物流园核实当天有没有从外地来(返)通的工作人员。
“如果父亲(爷爷)还在,他一定也在为防疫工作尽自己的力。”记者联系到他们时,父子俩不约而同地说道。他们口中的父亲(爷爷)是已经故去的“修车老人”胡汉生。
胡振华曾经是爱国村的村长,今年一月光荣退休。退休的第二天,他就以志愿者的身份回到村里。“只要组织有需要,我就会坚守岗位。”因为胡振华在基层工作时间长、“人头”熟,爱国村将爱国花苑门岗交给了他。
当天,天生港镇街道所有村(社区)工作人员、党群服务中心服务人员和微网格长们都要到爱国花苑进行核酸检测,“生脸”多了起来,胡振华坚持逢人必查“双码”。
作为爱国花苑21幢的微网格长,3月初起,胡振华除了白天8小时的志愿者工作,还多了“夜班”工作。“21号楼一共有45户常住居民,有不少是货车司机,经常外出送货。”胡振华告诉记者,每天晚上他都要进行一次集中走访,核实大家的行程有无变化,有没有遵守相关防疫政策。“这样的特殊时期,作为共产党员更应该挺身而出。”老胡笑着说。
“我的网格有1200多名常住居民,48家中小微企业和60多家五小行业、店面房。”胡雷是天生港镇街道龙潭村善法网格的网格长,“24小时在线”对他而言基本是工作常态:企业防疫检查、五小行业防疫检查、工地外来人员登记管控、深夜大数据核查、网格管控户对接……处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胡雷的网格辖区内企业多、居民多,防疫压力可见一斑。货车司机是出返通最频繁的职业之一,支云物流园内有30多家物流公司,是防疫重点企业之一,胡雷基本每天都要到物流园督促落实防疫政策。“之前我们发现,有的货车司机从外地返通没有第一时间上报行程,这为我们的疫情防控带来不小隐患。”胡雷告诉记者,经过村委会与物流业讨论,决定由物流园作为防疫第一责任人,督促辖区企业将防疫政策落实到位。“这段时间村里特别忙,早上7点到岗,晚上10点下班都算早的了。”胡雷说,比较遗憾的是,今年可能没时间给过世的爷爷奶奶扫墓了。
“我相信,父亲(爷爷)一定会支持我们的工作。”这段时间,早出晚归的父子俩将家里的一摊子事留给了“半边天”,但他们说,这在胡家基本上就是代代相传的“家规”。胡汉生老人在世时,身体力行地教育他们做事要尽职尽责、常怀善心。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胡振华和家人想到,父亲胡汉生在世肯定要捐款,现在虽然老人不在了,他们也有责任和义务表达心意。他们第一次在区慈善会捐出了2000元,又抽空到市慈善总会捐了5000元。
“父亲虽然走了,但我们会始终记住那个全神贯注地修车的背影。”胡振华坚定地说。
(记者 袁晓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