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鸟中大熊猫”为何安家这里
2022-08-22 10:00:00  来源:江海晚报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19日,走进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楼庄村,一幅鸟语稻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

“它俩就是在这里出生的东方白鹳。”顺着摄影爱好者宗周祥的手指方向望去,两只双脚细长、白羽黑翅、体型甚大的鸟正悠然地在水塘边散步。

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鸟中大熊猫”。今年4月初,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处高压电塔上飞来两只不速之客,经林业部门确认为东方白鹳;5月6日,无人机巡查发现巢里多了4只鸟蛋;6月初,两只幼鸟破壳而出,目前“鹳二代”已经会飞会觅食了。

知情人告诉记者,东方白鹳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生活,背后离不开一群爱鸟人的保护。

最先发现它们的如皋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既保护电力设施安全又确保鸟类平安,他们动了不少脑筋。由于东方白鹳的排泄物是酸性的,为避免线路设备遭腐蚀继而引发事故,他们趁着鸟儿外出觅食期间,爬上高高的铁塔,在鸟巢下方安装了绝缘挡板。

闻讯赶来的如皋及周边地区的摄影爱好者,或在清晨、或在傍晚,蹲守在田间地头,拍了很多张“鸟影”,有时还会带来泥鳅、小鱼等投喂。

“宁可自己经济上受损,也要让鸟朋友吃饱吃好。”南通天舜家庭农场老板谢仁建在双楼庄村承包150亩地,一半种植有机水稻,进行稻虾套养,一半养殖螃蟹和鱼,恰好成了东方白鹳的绝佳觅食地。“刚开始,看见鸟儿一嘴下去就是一只螃蟹,也心疼。家里也备着两箱鞭炮用作驱鸟,一直没用。毕竟是难得一见的鸟儿!每天看着它们除了开心,还是开心。”这个“80后”养殖老板告诉记者,“我这儿是南京农业大学实践基地,水稻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东方白鹳每天来这里觅食,就是我生态种养的代言人。”

东方白鹳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非常高,能在如皋经开区落户,说明这里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已经适合它们安居。曾经,这方土地河水清澈、空气清新。此后一度因追求发展速度而弱化了环境保护,企业乱排让空气污浊、蓝天难见,粪污直排致河水黑臭、气味难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几年来,如皋经开区大力开展污染防治攻坚,集中整治“散、乱、污”企业,一年内关停36家整治不到位的企业;对重点排污企业压实其主体责任,加大环保投入,实现达标排放。在农村,先后开展畜禽粪污集中整治、南美白对虾集中整治、自己的河道自己管护、人居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目前,已全面消除黑臭水体,畜禽粪污整治全面到位。今年以来,万新村、双龙社区、平园池村、杨宗村、花园桥社区等村(社区)登上如皋市人居环境红榜。

“现在的环境是真的好,天蓝了、水清了、道路干净了,鸟儿也多了,生活也更舒心。”宗周祥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明年东方白鹳还能回来。”

“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打好开发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擦亮绿色生态发展底色,谱写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如皋市委常委、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卢志敏表示。

(记者杨新明 通讯员周锦旭)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