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安高新区孙庄街道举行“红网格微治理”——“向人民报告”平安法治专题活动暨代表进网格启动仪式,持续加大代表履职能力和工作力度,全要素推动资源整合,创新“代表进网格”模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是该街道法治建设成功迈向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畅通渠道 开启代表履职新篇章
不断健全完善“人大代表+网格覆盖”日常履职工作机制,将街道12名人大代表、36名议政代表全部下沉到39个综合网格中,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急难愁盼”做起,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推动“代表进网格”,在信息采集、社情民意、联动共治等方面发力。创新规划设计了“网格图”,将人大代表、议政代表按照分组情况全部下沉网格小组,在“网格分布图”上标注自己的“责任田”真正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将“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重要要求贯穿到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之中,激发敢为的担当,闯出新天地,拼出高质量,比出贡献度,营造争先恐后的发展氛围,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推动改革的能力、解决矛盾的魄力、服务发展的实力,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向更高层次的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坚决做到为民用权、为民履职、为民服务。
丰富形式 探索服务群众新途径
一是甘做法治精神传播者。弘扬党的传良传统,开展志愿活动,深入网格宣讲法律法规,传播好家风家好家训,引导村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共建乡风文明。通过现场视察和会议座谈等方式,围绕各项法律法规落实情况开展系列调研活动,大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从社会治理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提炼经验,推进良法善治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发展,促进法律法规在网格得以正确有效实施。二是甘做网格信息活地图。定人、定岗、定责,形成“人大清单”,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巡查走访机制,推动代表履职成为网格“活地图、活户籍、活档案”。明晰矛盾调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40项服务事项,坚持“线上线下”联动。设置“民声箱”“民生卡”,丰富履职载体。运用网格微信工作群、微网格信息共享群,实现“线上管控、线下落实”。三是甘做网格服务红管家。对代表反馈的所有问题,按照“精研判、快流转”的要求,街道层面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态度研判、第一效率分流,以严的基调推进部门交办、联合会办。真正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提升质效 展现“孙庄样板”新形象
把人大工作主体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变政府独奏为社会合唱,把“下面一根针”变成“代表服务一张网”,实现基层治理“一网兜底”。整合上级部门、网格内企业等力量资源,共建线下线上亲情服务联盟,形成“百姓点单、代表派单、成员接单”的“三单”服务流水线,共同解决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法律援助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服务需求。充分发挥党员代表的先锋作用,大力推进“代表进网格+志愿服务”融合,用爱心铺就幸福网格,把志愿力量延伸到服务一线,广泛收集群众“微心愿”,引导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党员与网结对、在网格扎根,以网格为单元,常态开展思想宣讲、助困帮扶、送医送药等志愿服务,推动代表更好地心往下沉、眼往下看、人往下走,真正做到走进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
网格是基层治理体系的“基座”,人大代表是群众利益的“代言人”、群众问题的“发声器”,全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孙庄街道将进一步推进代表进网格工作,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网格,推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用点点滴滴的变化汇成民生暖流,让网格内的每一名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以扎实工作成效向“枫桥经验”看齐!
(作者江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