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南通:涓涓细流聚大爱 为困难家庭圆梦
2023-04-21 09:26:00  来源:江海晚报  

在本期“关爱一线牵”中,将为读者讲述爱心人士“妙音”“可度”再伸援手背后的故事,再访积极与病魔作斗争的卢清兵,想努力挑起家庭重担的王兵跟我们分享自己的近况。涓涓细流汇聚成大爱,有当事人的努力,有社会各界的关爱,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困难家庭的明天将会更好。

上周五,“关爱一线牵”的报道刚在报纸上刊出,就有两位栏目组的老朋友主动献出爱心,为困难家庭圆梦。

关注栏目组久的人一定会注意到捐赠名单里经常会有一个名叫“妙音”的爱心人士,一直以来,她总是不留联系方式,默默地将善款打至账户中。2016年12月16日捐赠1000元、2017年1月9日捐赠1000元、2017年2月15日捐赠1000元、2017年3月14日捐赠1000元……每一份“关爱”都如涓涓细流般汇聚成大爱温暖着困难家庭。截至目前,“妙音”已经捐赠了46笔善款。

本期,栏目组的另一位老朋友“可度”也再次与记者联系,他通过微信转账捐赠了5000元善款,每个家庭500元。“我们这个社会还有许多身处困境中的人,希望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能够帮助到他们。”当记者想要进一步采访“可度”时,他婉拒了。他表示,自己内心一直牵挂着每周五的“关爱一线牵”,看到报纸后就立即与记者取得了联系。

积极与病魔作斗争

20日,带着爱心人士的关怀与嘱托,记者与社区工作人员将本期爱心物资送到困难户手中,希望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希望。

卢清兵是上周关爱故事讲述的主人公,再次见到他时,他又经历了3次血透。“每次做完治疗整个人都会非常无力,前一次带来的副作用还没好,就又要进行下一次治疗了。”卢清兵说,现在他基本上都躺在床上休息,希望能够让身体快速恢复一些,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下一次的治疗。

“饮食上我也非常注意。”卢清兵说,现在他日常能吃的东西其实并不多,每次也只能吃少量,但家里人还总是想着法子给他补充营养,“大家都盼着我的身体能好起来,我也希望我的身体能够尽快好起来。”

尽管一家人都在积极陪着卢清兵治疗以对抗疾病,但是这几年,他旧患未愈又添新疾,不仅花费了大量的金钱,也让一家人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卢清兵的老伴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频频报警,“就不说她70多岁了,就算是个年轻人天天这么照顾我也吃不消。”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个社会还是好心人多,在大家的关心下,我也会努力地跟病魔作斗争。”见我们送来微波炉和好心人捐赠的慰问金,卢清兵很是感谢。他表示,有了微波炉,在家吃饭就更加方便了。

努力挑起家庭重担

“哎呀,我忙死了,爸爸妈妈都在医院里,我刚到家。”一见到朱秀华的儿子王兵,他就情绪激动地向我们“抱怨”。据他介绍,4月初,他的爸爸因为胃出血住院了,妈妈也因此跟着爸爸在医院里。“你看,这是我爸爸吃的药,这是我吃的药。”从沙发旁的一个储物箱内,王兵拿出了两大袋的药,急迫地想跟我们分享自己的近况。

初看王兵,并不能看出他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但是,他和他母亲一样都患有一定程度的精神疾病,所以即使他父亲住院了,也要把他母亲带在身边照料。“我又不会做饭,买的现成的菜我爸爸又不能吃,现在他们俩在医院里只能吃点饼干。”说到父母在医院的吃饭问题,王兵皱着眉头很是着急。

“他们一家人真的很可怜。”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一直以来,一家三口就靠着父亲当环卫工来补贴家用。如今,父亲身体出现状况,一家人仅有的收入来源也断了。好在儿子王兵如今加入了社区的残疾人之家,平时除了能在那里学习知识外,还能凭着自己的劳动赚些工钱。

得知栏目组为他们一家送来慰问金,王兵很是感激,并表示会好好学习各项技能,努力挑起家庭的重担。(文中均为化名)

(记者顾凌)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