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带动一群人一起学雷锋
2024-03-11 09:54:00  来源:江海晚报  

从“学雷锋”到“志愿者”,再到“社工”,如皋市学雷锋义工站站长王建平退伍后16年来,一直活跃在救助孤寡老人和困境孤儿等各项活动中。

今年45岁的王建平,是如皋市磨头镇的一名普通市民,也是一名当过10年兵的退役军人。

在部队时,他就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人。2008年12月,王建平光荣退伍,被安置在如皋市民政局工作。退伍后的16年来,他不仅温暖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还带动了一大批人加入公益服务队伍。

不管平时工作多忙,王建平都要抽出时间,陪社区孤寡老人聊天解闷。他的收入不是很高,但依然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为老人们改善生活、添置衣物。逢年过节,王建平还会准备好吃的,组织志愿者与老人齐聚一堂,感受节日的温馨。

当老人与晚辈发生不快时,王建平得知后,再忙都会抽空赶去帮忙排解误会、化解矛盾。就这样,王建平在点滴中关爱着老人,用言行温暖着老人,在困境中扶助着老人。

只要一个电话,

便风雨无阻伸出援手

每周休息日,王建平总会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给他们打扫卫生、理发、洗澡、陪他们聊天……16年的时间,他从未间断。活儿再脏再累,他都没有一句怨言,也不求任何回报。

“刚开始就是逢年过节给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送钱、送物资。当时,身边有人不理解,说我爱出风头。”面对非议和误解,王建平从不争辩,坚持心中的执念,默默地奉献爱心。

“只要一个求助电话,不管多小的事,只要能帮助到别人,我都乐意去做。”一天,王建平正在家里休息,突然接到家住如城街道红星社区的金玉忠老人的电话,原来老人家中的灯泡坏了,希望王建平过去帮忙修一下。“群众的需求就是我的责任。”王建平二话没说,马上拿起工具奔赴金玉忠家。他不仅给老人更换了灯泡,还帮老人打扫了卫生,整理了内务,陪老人聊天,临别时老人拉住王建平的手依依不舍。

“每当看到好人时就会想起雷锋,我也很希望成为像雷锋一样的人。”王建平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已把公益当成终身的追求,今后要带领更多的人投身这份事业。”从部队退伍到地方后,王建平一直奔走在公益路上,这一走便走过了16年。2015年年初,王建平发起成立了如皋市“学雷锋义工站”公益性组织,并担任义工站站长,带着一群人走上了公益路。

关注残疾人群,

组织特殊的“相亲会”

“做公益,能实实在在地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快乐自己。这种快乐,是金钱换不来的。”从当初单纯地一个人做好事,到成立“学雷锋义工站”公益组织,带着一群人做好事,王建平也对公益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管能力大小,只要有能力就去帮助人。与人方便,何乐不为?”

2009年5月,磨头镇残疾青年张小建患上癌症,由于家庭贫困,面对高昂的治疗费,一家人手足无措。得知这一情况后,王建平第一时间赶赴张小建的家资助4000元,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从那个时候起,王建平便决定多关注残疾人群。

2015年10月下旬,一场由学雷锋义工站主办的残疾人相亲交友联谊会在如皋举行。此次活动专门面向单身残疾人开展,吸引了来自南通地区的90名单身残疾人报名参加,最终现场有两对残疾人成功牵手。如今,这样的相亲交友联谊会已经成为周边城市单身残疾人寻找爱情的平台。

一位公益人树起一面旗,一群公益人感染一座城。在王建平的带动下,如今,如皋市学雷锋义工站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蔚然成风,志愿者队伍逐渐壮大,目前志愿者累计4000余人,每年开展近百场公益活动。每逢周末、节假日,志愿者身着红色马甲,在城乡广泛开展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志愿活动,用微笑和行动传播文明,传递社会正能量。

(记者陈嘉仪 通讯员张鹏)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